当代魏碑书法家有哪些?

龙志海龙志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我特别佩服楼上的各位,都跟打机关枪似的,一口气说了一大串名字…… 可仔细想想,他们的答案里,有几个人是真正的“魏碑书法”家呢? 所谓魏碑,其实就是北魏时期的楷书。这种书体虽然继承了汉隶的形制,却以平直、方折为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地处游牧民族与汉族交错之地,所以又具有了一定的新意——这就是魏碑的魅力所在。它既非汉隶,亦非正楷,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到了唐朝末期,书坛开始盛行“二王”行书,唐楷也渐渐没落。而魏碑却以其独特的风貌吸引了无数后来者。

北宋的欧阳修曾经批评当时的人,只学唐楷,不习六朝书,因此导致“唐人尚法,而晋、宋风流千载不传”(《归田集·学草书》)。他提倡学习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体,以便得到晋人潇洒自然的风格。 元末明初的著名书论家詹景风在《晋书艺术传评》中说:“大抵钟书遒媚,骨气深稳;王书潇洒,俊迈飘逸……”可见他们对“二王”、对魏晋书风的推崇程度。 而实际上,从元明到清末民国,真正能够继承并发展魏碑书法传统的书法家并不多见。其中比较著名的主要有这几位:

1.郑道昭:山东莱州云峰山摩崖石刻作者。其作品雄强朴茂,格调清峻挺拔。清代书法家何绍基评价他的作品时说:“北齐太保郑公书,自是钟王嫡派,为东鲁一代笔。”可惜这位郑道昭太公并没有留下什么碑刻墨迹,现在能见到的也只有云峰山的十余件摩崖作品而已。

2.高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莲花台石龛东佛头作者。其人传世作品不多见,但这件奉先寺东佛头的确是精品力作。此佛头面相浑圆饱满,线条遒劲奔放,颇具魏碑之妙。近代书家康有为称其为“北帖南碑第一手”。可惜的是,这件作品曾被日本学者冈部达郎盗运至日本,于2015年8月在东京拍卖,成交价734万元日元。

3.智永:吴兴永欣寺和尚,“二王”后裔,王羲之七世孙。隋朝著名书法家智泉禅师之子。相传他居永欣寺时,曾立铁杵于庭,每日磨墨数升书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施散于人,故有“永笔”之称。他的《千字文》笔法精妙,结体严谨。今人能见到的作品,除刻本之外,主要见于上海博物馆所藏的《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和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所藏的《真草千字文册》。此两件墨迹均为智永晚年作品,十分精彩。

4.智果:智永之兄,隋僧。其《参同契》为隋代隶书名品之一。

5.史惟则:隋代著名僧人,其《启法和尚碑》为隋代名品。

6.杨大眼:北魏宗室大臣。其《杨大眼造像记》笔势雄健,气势恢宏,虽非上乘之作,但也足以反映魏碑的风采。

优质答主

魏碑的书体,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风格有方整、厚重、雄健的,也有婉转、秀丽、活泼的。 其中以北魏时期(495—534)为最盛行,因为此一时期的石刻文字多。南朝时虽也刻字,但大多比较轻描淡写、秀润多姿,如王义之的字和梁武帝的字。北朝则刚劲有力,且多为官方刻石。

代表人物有:北魏崔悦《石门铭》;东魏杨愔《太极元坛铭并序》;北齐高俨《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记》;隋代智永《千字文》;唐代欧阳询《化度寺碑》等。

以上这些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欧阳询。虽然他是晋唐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的书风却是与魏晋六朝大不相同的。他的字结体严谨、笔法遒劲、笔势险峻、骨力洞达而韵味十足,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是最耐看的。而且他的字,也是历代楷书大家中最适合入门临摹学习的。尤其是其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更是公认的学习欧体的最佳教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