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书法如何理解?

邢之佳邢之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董”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汉代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统也”。在《后汉书·张衡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衡善候星命算历,造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又作《太玄》、《思玄赋》,推演易道,其文峻奥,当时以为奇。凡所著述凡三十八篇,皆传于世。时和帝好文字,公卿百官皆竞事之。 这段记载中出现了“董”这个字两次,一次是张衡被任命为尚书的时候(东汉时期三公中尚书台权力最大),称他为“尚书本职”,另一次是说张衡“兼领五曹事”,就是说除了尚书本职之外还兼任了其他四个职能部门的领导,史书上说他是“总纲纪”。 所以从这一段来看,董就是统领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动词含义是不太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把书法家称为“董”家呢?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古代有“董”这个职衔的人确实很擅长书法。我查了一下,“董”这个官名其实出现得很早,夏商周就有过“冢宰”“卿士”等官员叫“董”的。比如说周公的弟弟叫康叔,他的儿子名叫侯,因为封地在卫,所以历史上也称他“卫侯”或者“卫康叔”,而“康叔”这个名字就是从“康”和“叔”两个字的音义演化而来的[1]——“叔”表示排行老几,古时候兄弟之间都有数字编号的。 再往前推一千年左右,西周初年的时候,武王有个叫作“管叔鲜”的弟弟被封在了管地,所以后世就称他为“管叔”。这个姓氏的来源很有意思——他的妈妈叫简妲,简是她父亲的姓,妲是她母亲的名字。在古代人的观念里面,子女继承父母的姓氏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管叔就从他的名字“管叔鲜”变成了他的姓氏“管”[2]。 至于“董”这个字是怎么变成“主管”之意,我就搞不太明白了……反正这个官衔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 总之,古代的“董”是一个实职,而且往往是有权力的实职;但是到了现代,“董”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我们之所以这样称呼书法家,只是因为它听起来比较文雅,仅此而已。

冉熹鬟冉熹鬟优质答主

我是学硬笔的,练了四年吧,现在硬笔写的很不错啦(我指的是笔风),但是软笔就一直没有练过。 软笔和硬笔不一样,他的发力点和运笔方式完全不同,而且软笔有墨汁这个东西存在,所以会洇开,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不像硬笔是刻出来的,而是晕染开的。

软笔的字看起来比较飘逸,比较有韵味;而钢笔字看起来就比较板正,比较拘谨,虽然都讲究结构,但不是那么要求对称;软笔的字写得大气一点,就可以很漂亮,可以很有韵味;相反,如果过于追求对称和平衡,就容易写成“死”字,看上去就很僵硬。 至于怎么练好呢……多看看古代碑帖,多看一些现代名人的作品,自己多练习练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