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属于中国元素吗?

仝皓宇仝皓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属性上来说,翡翠是玉石中的一种; 从产地上来看,现代翡翠产地主要在缅甸境内; 但是,从历史渊源上来讲,翡翠可是妥妥的中国特产! 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采和使用翡翠了,《山经·南山经》中有“多水之山……其木多檀,多金玉”的记载,这里的“金”指的就是翡翠。 西汉末年,缅甸地区建立蒲甘王朝,国力强盛,开始向中国输入玉石(包括翡和翠),同时期发明了琢玉刀具——解玉砂(研磨成细粉的金刚石或尖晶石),为玉器雕刻工艺的发展带来契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藩王相继崛起,云南地区出现的南诏国实力强大,与中原的汉、鲜卑政权相对抗。这一时期的玉器材质除了产自国内的青玉、黄玉外,还有少量的翡翠。

唐朝统一后,西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南诏国势力衰落,但翡翠传入中国的步伐却没有因此减慢。在唐懿宗在位时(860—874年),云南地区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南诏国,国都阳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

南诏的国力强盛,不仅源于自身实力,也得益于与其他政权联合,其中就包括吐番和回纥。作为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南诏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玉石(包括翡和翠)的贸易就十分兴盛。

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中,出现了“翠”字的身影——《和韦司业早春寄湘灵》“欲传消息无佳偶,自送征鸿向蜀州。”其中征鸿指的是大雁,在古代人们认为大雁能够传递书信,实际上是通过迁徙来保持自己的通讯系统。虽然诗句中出现的翠暗示着绿色的翡翠,但也仅仅只是猜测而已。

宋朝之后,人们对玉器的追求由礼器转向了文玩,用料上也开始追求与众不同,此时珍贵的料子开始向器型偏移,出现“薄如纸、亮如镜、艳如桃、脆如葱”“白如截肪、润如童肌、黑如墨光、碧如春水”等描述,而翡翠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元朝建立后,蒙古大军继续向南征讨,于1253年入主云南,设置了“云南行省”,自此云南全境纳入了中国版图。不过,此时的翡翠开采和玉器制作并未受到影响。 元代画家、书法家、戏剧家赵孟頫有一幅画作传世,名为《红拂妓》,图中的妓女手执团扇一把,上面用金线绣上了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古人对红拂认出李靖是汉朝王爷身份的记载。在这把团扇旁还有一个小巧的玉笛,上端刻有文字“赵氏珍宝”,下端刻有篆书印文“永保收藏”。这把小团扇现在保存于美国弗利尔艺术馆。

明朝初年,因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地区的和田玉资源枯竭,明廷下达了“绝西域之玉”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缅甸地区的翡翠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并大量进入中国玉器市场。现在的考古发现证实,明代的玉雕作坊曾经使用过大量的翡翠原料——比如北京昌平明定陵出土的工部尚书中的印章材料就是翡翠。

宓呈莉宓呈莉优质答主

如果题主指的是文化认同感,那当然是中国的; 如果指产地归属的话,则不是,但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外来物种”,毕竟从缅甸北部的莽绿山到云南南部的哀牢山一带,有原生矿脉和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证据。 而且现在的缅料(包括现在的新坑)基本都是由云南地区开采出来然后运送到东南亚加工的。

所以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我们买了一块玉石或者宝石时,我们是买家,是顾客;而玉石商、宝石商家们却是我们的伙计/伙夫,他们负责把原料带到加工厂进行粗切或细雕,并帮助我们完成交易。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有些道理吧! 嗯,还有另一个角度看——既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这种非中文的语言来命名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