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的真假怎么鉴别?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鉴定方法,比如网上找几张图片对比,或者用碘酒、酒精等化学溶液来检测等等。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是操作起来不够严谨,也不能全面的判断出翡翠的真伪和种水,至于效果如何也就因人而异了。 那怎样做才能更加精准的鉴别翡翠呢? 其实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可:
1.看 首先需要仔细观察其颜色,天然翡翠的颜色色调自然,分布均匀,而假翡翠的颜色通常都过于夸张艳丽且不自然,可见色根(颜色的聚集之处);其次要看透明度,天然翡翠的透明度可能很低,但在强光下或灯光下会呈现透亮的质地,而假翡翠则完全不可见内部结构。
2.测 在确定翡翠是天然的情况下,再用科学的仪器测量,如红外光谱仪、荧光灯等。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经过处理染色或者浸蜡的假翡翠。
当然,最准确的方法还是请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一般正规的公司生产的翡翠都会带有国检或地大型机构的检测报告,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小心是否为假的翡翠了。
总之,买回来的每一个翡翠都要仔细查看,不要放过任何可疑的地方,这样你才能放心佩戴,不然病从口入,一旦皮肤对翡翠中的有害物质产生敏感反应,那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假冒的翡翠饰品越来越多,而真品翡翠的升值空间和价值远远地高于人工合成品、仿冒品,因此在选购翡翠饰品是要分清真伪,这样才能拥有宝贝,保值增值。
缅甸翡翠
真品翡翠
在天然翡翠饰品中,质量最好的是玻璃种翡翠饰品。这种翡翠的鉴定特征是:1、在放大镜(10——30倍)下看呈纤维状、长柱状晶体交织结构,可从晶体的空间分布上看到其冰晶感、“苍蝇翅”现象;2、即使是非常小的翠点颜色也呈脉络状、丝带状、色团状色形;3、有起莹现象和翡翠特有的青味;4、在滤色镜下绿色会褪色或变暗绿、灰绿色。
人工处理品翡翠饰品是将一些质地接近于玉或石的玉髓类岩石或劣质翡翠,经充填注胶、染色等处理而获得的饰品。在放大镜下,经过染色的饰品可见颜色沿裂纹分布的特点及“太阳辐射”状的特征,经过注胶处理的饰品可见胶质呈波纹状在裂隙中分布。
注胶翡翠
“B货”翡翠饰品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质量低劣、裂纹多的翡翠经过浸酸处理而将裂隙中的杂质和翠点去掉,然后进行浸胶处理以弥补、掩饰裂纹和翠点,使其看上去变得通透明晰。鉴定特征是:在透射光和反射光的条件下,可见到冰点状、丝绵状、云雾状、雾点状的光团;在紫外灯下,部分“B货”呈浅蓝色荧光;在放大镜下可见到“B货”的内部往往有不均匀的网状、片状绿色,与真品翡翠天然绿色有别;部分“B货”在滤色镜下不变色。
染色翡翠
“C货”翡翠饰品是经人工染色的翡翠饰品。鉴定特征是: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翡翠的结构疏松,颜色多呈丝带状分布,沿裂纹呈“太阳辐射”状染色,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紫红色变成鲜红色。
“B+C货”翡翠饰品是经浸酸、注胶和染色的处理品。其鉴定特征是综合“B货”和“C货”的特征。
玻璃翡翠
与翡翠外表相像的石英岩的鉴定特征是:玻璃光泽好,颜色浅,在放大镜下可见到结构致密,由均一的细小粒状石英组成,颗粒间接触关系好,界线不太明显,常有气液包裹体,用滤色镜观察不变色,相对密度较小。
与翡翠相像的碧玉,其鉴定特征是:颜色均匀一致,在放大镜下观察由粒状、斑状等接触关系良好的透辉石、阳起石等组成,纤维状或“菠萝状”结构不发达,相对密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