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两银元宝价值多少?

喻春霖喻春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两银子值多少钱?”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古代银子的价值不是一个固定值。 首先,不同朝代的银价是不一样的;其次,同一朝代不同时期的银价也不相同。例如明朝初年,一两银子就可以买600斤大米,而明朝中叶,一两银子只能买400斤大米了。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了制造成本、运输成本等,不过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大米、肉等,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稳定,因此可以反映在货币领域当中——当银两价格上升时,粮价也会上升;反之亦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银锭子换大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两的价值就没有变化了——对于政府来说,为了弥补财政收支的不足,可以额外增加税收,以筹集到更多的钱;同样,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或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国家也可以发行纸币或增发银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百姓手中的货币数量没有变,但货币价值却下降了(从货币购买力来看)。如果国家连续多年征收同样的数量且不弥补财政亏空的话,这种通货膨胀的程度就会更加严重。 那么,明初的一两白银可以买六百斤大米,而明朝中叶就只能买四百斤了吗?实际上,当时的一两白银大约可以兑换一千文铜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人民币),而六百斤大米折合两千枚制钱,四百斤大米则只有一千五百枚制钱。显然,同样是购买三百斤大米,明初要用去三两白银,而现在只需要一元多人民币就行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今天的一百元人民币大约只值明朝初年的五毛钱而已。

明朝中期,赋税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推行一条鞭法和亩积耗铜法,使得政府的税收和铸币量都增加了。另外,随着明朝中后期海贸的发展,沿海居民可以从海外引入廉价铜矿,导致铜的产量增加,进而使白银的铸造量和流通量也增加了。所以这个时候,一两白银的购买力虽然有所下降,但在民间生活所需用品的价格波动并不是很大,因此也没有引起明显的通货膨张。 直到明朝末年,连年征战加上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加上崇祯皇帝认为一条鞭法和亩积耗铜法导致民穷财尽,于是相继取消了这两种措施。政府不再从农民身上征税,转而向商人征税或是加征商税,再加上政府往往拖欠士兵军饷,导致军队哗变或叛变现象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会普遍怨声载道。这时候,一两白银的购买力虽然继续下降,但百姓手中的货币数量确实减少了,所以物价仍然有所上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