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钱有多不值钱?

马孟婕马孟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解放军在苏州河畔的一个兵工厂里,发现了一台德国制造的旧式水力冲压机床和一个模具,原来这是德国侵略者遗留的残骸。 工作人员好奇地检查了起来,却发现这个看似简陋的机器竟然能够加工金属件。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台“古董”竟然能加工出合格的弹壳来——把铅锭放到了机器的入口,经过打磨、冲压,出来的就是圆形锡纸状的成品弹壳,但尺寸却要比原来大了一些;如果把子弹的弹头放进去,同样也可以冲出来,虽然形状有些不对,但勉强能用。 当时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当时生产子弹的速度来计算的话,这台机器24小时不停工作,每个月最多也能制造出30万颗子弹。如果加上其他零件磨损等消耗,每月能打15万发子弹,一年能制造出180万发子弹,这已经是相当巨大的数量了。[1]

考虑到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有限,这已经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要知道,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一个月打完了200多万发炮弹!

在当时的情况下,由于军工行业是高度保密的行业,因此根本不可能有统计资料来证明台湾和大陆地区各自制造的枪炮弹药数量和品种。但可以参考的是,在1960年至1965年间,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期间,由于缺乏铜,用铝代替铸造硬币,导致当年的50元和100元纸币严重贬值,50元人民币只值1美元多,100元也只值2美元多。(参见图1) 当然,这种极度缺乏物资的情况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国内紧缺情况得到缓解。

到六七十年代,虽然中国经济仍然比较落后,但制造业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以纺织业为例,中国的棉布产量从1956年的18.1万吨增长到了1976年的89.3万吨,增长了4倍多,而化纤布料则更是有了数十倍的增长。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军力也开始迅速提升。

到八十年代初,中国已经可以自行研制导弹、核弹头以及各种型号的坦克和大炮,甚至实现了核武器的小型化,使得陆海空三军的装备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