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谣瓷器值钱吗?

东地东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日有一枚号称“清代民谣”的瓷器拍卖,但其瓷器本身却无瓷器型,无釉无彩,且纹饰为黑彩书写,毫无欣赏价值。但据称,所书内容是清代民间歌谣,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据了解,此器为清代陈逸仙(1822-1906)所书,其孙子康富先生捐赠给民國首都南京故宫博物院,1959年上海博物馆派人去南京故宫接管此器时,却因无人识得此器价值而暂存民间。1972 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将此器收进上海博物馆。以今日眼光观之,此器尚不能断为其为逸仙所书 。

其实,“清代民谣”或“清谣” 与“民歌”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民谣,是与 “古代民歌”相对而言的,它特指产生并流传于城市里的下里巴人一类的歌曲。如当时有所谓“京调”、“南曲” 、“时调” 或“城市民间曲子”等名称的歌曲均属于此类。

从时间而言,它是对古代民歌的继承发展,在内容上反映城市社会生活为主,爱情为多;在风格上较古代民歌显得清新流利,词句较为通俗流朗;在唱法上多为假声或小嗓,风格细腻、情感浓郁;在谱系上,多载曲牌,少许载词谱,亦有非律非词者;在乐器上,一般少配乐,较多以琴、笛伴之;在音域上,多为浅而易唱,少有大腔落调。

从风格面貌言,现代民谣已经失去古老的原始风貌,变为深受西方音乐影响的更广泛的音乐形式。如日本民谣就曾受到欧洲音乐极大影响,同时日本也发展了一种用假声唱法的西方化的民谣。在中国,1920 年代就出现用西方乐器和唱法的一些民谣,例如刘雪庵的《长城谣》(1933),张棉吉的《塞上歌》(1933)、《老黑奴》(1937),吴伯箫的《狼烟》(1938),任钧的《流亡三部曲》(1939)等,都受西方歌曲的影响。另如上海“星条旗音乐队”以及顾圣婴、姚素明、姚佩儿等人的“流浪者乐队” 亦尚能演唱一部分西方式的近代民谣。

而民间歌曲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而产生的绚丽多彩的歌,它产生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了人民对自然界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反抗压迫、痛苦和幸福等各种感情。其表现形式有唱街调、小曲和歌谣等。其中,歌谣的产生和发展受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很深。我国北方歌谣多直抒胸臆,感情奔放,语言朴实,显得刚健、开朗;南方歌谣多含蓄细腻、感情深沉,用典较多,显得婉转缠绵。从内容上看,歌谣可分为劳动歌声、恋情歌、哀歌、讽谏歌、祭祖歌、时谣、谑歌、歌、童谣、别意歌等,从形式上看有独唱、重曲、杂言、问答、嵌字、韵语等。

总之,“民谣”和“民歌词”是不能混同的,前者为产生并流传于城市里的下里巴人一类的歌曲,后者则为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愿的歌。前者风格相对较为清新活泼,用语以通俗为主,且多为假声或小嗓;后者风格多样,语言生动,多用真声;所用乐器也各有不同,表现力更为宽广。前者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近于现代歌曲;后者受典影响较多,近于古典音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