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查清代御用瓷器?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历时267年(1644-1911)。清朝前朝,即所谓的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达到鼎盛。宫廷及上层社会对各种工艺品的需求十分殷切,这无疑给制瓷业以强有力的推动。当时的社会为皇家服务的制瓷业高度繁荣,特别是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业,在明末、清初遭受战乱的严重破坏后,很快得到恢复发展并持续繁荣两百多年,这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的规模和产品数量,远远超过明代;产品种类繁多,装饰手法丰富,施彩工艺日趋复杂,以五彩和粉彩为代表的新彩品种相继问世,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
所谓“官窑”,一是中央朝廷设在景德镇的“御窑厂”烧制的瓷器,二是为“行有司业、官僚士庶、富商大贾”制作瓷器的“御厂窑”和“官古器”、“官古窑”、“新官窑” 等等。御窑厂是专门为宫廷服务的,它的烧造由工部分司监造,所烧器具不计成本,器物造型、装饰纹样都十分考究。督造御瓷大臣多由两江总督兼任,由督陶官直接管理。明清两朝,管理御窑厂的督陶官有唐英、臧应选、年希尧等人。与宫廷内务府的“瓷库”中收藏的历代名瓷、贡瓷相比较,御窑厂生产水平、烧制质量并不差,甚至更胜一筹,所以人们习惯称清宫御瓷为“官窑瓷”、“御窑瓷”。
清代御用瓷器由于烧制时不惜工本,造型精致,纹饰吉祥华贵。在清宫中,这些珍贵的御用瓷器主要用于陈设观赏和日常实用性,分别称“陈设瓷”、“用瓷”。陈设瓷多为大器,用于装饰殿堂。用瓷主要是饮食和盥洗用的,器物尺寸均适中,便于使用。此外,清宫中还收藏有从明代到清初各地窑场向宫廷进贡的优良瓷器,这部分瓷器也可称“贡瓷”。
清宫旧藏瓷器是中国十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有镇馆之宝“乾隆各种釉彩大瓶(1755年)”,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又称“瓷母”。各种釉彩大瓶集景德镇高温、高温低温色釉与釉上彩饰于一身,素有“瓷母”之称。瓷母所展现的制瓷技术几乎涵盖整个御窑工艺体系,是古代高温釉、低温釉和釉上彩三类工艺的集大成者,堪称集约型的御窑博物馆。瓷母是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的象征,是皇家文化品位的最高代表,更是乾隆盛世的一个缩影。
中国历史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有镇馆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郎红抱月瓶、又称郎红洗口观音尊)”。清代烧造高温铜红釉,始于康熙中期,康熙后期达到成熟阶段。其产品主要分郎窑红、豇豆红两种。以仿明永乐、宣德的宝石红釉为贵,其色泽深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康熙皇帝将其命名为“郎窑红”。康熙时的郎窑红釉除了有类似明永乐、宣德时期的无纹片的器物外,还有以大开片为主要特征的“开片郎窑红”,此类器物在明清时期的传世品和清代文献中均有记载,但传世品极少,十分珍贵。
安徽省历史博物馆有镇馆之宝“乾隆粉彩镂空夔凤纹转心瓶(粉彩镂空瓶),乾隆粉彩镂空夔凤纹转心瓶高16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6.5厘米。瓶体为镂空“卍”字纹,内套一瓶,外瓶绘八只粉彩凤,口部夔凤纹相绕,瓶可自由转动,故称“转心瓶”。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有镇馆之宝为“清乾隆青花夔凤纹双环耳瓶(云龙双环瓶)”,瓶体硕大,通高50公分,口径19公分。瓶体两面分别绘青龙四条,龙身盘曲,威猛异常,龙口与两耳上下相衔,龙的前爪紧握瓶口边缘,后爪蹬于瓶颈,龙身盘于瓶体,两两相对,腾云驾雾,龙首低垂作喷水状,瓶体以云纹装饰。
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有镇馆之宝“清乾隆霁蓝釉梅瓶(霁蓝描金梅瓶)”,高45.5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13厘米,现被珍藏在北京恭王府乐道堂。梅瓶小口平沿,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足微外撇,口以下饰金彩,下腹部暗刻缠枝莲纹,足外装饰三周金彩弦纹。梅瓶是以其口大小只能插梅而得名,出现于唐代,在宋代时比较流行。清代康熙朝时,作为陈设瓷的梅瓶开始进入宫廷,此后这种瓶式又成为宫廷内重要的陈设品种。
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镇馆之宝器物是清代“绿釉陶童子像”,高24厘米。此件彩塑绿釉丰满圆润,造型精致,为清代陶制品之佳品。
福建福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器物是“清乾隆款釉里红松鹤延年图双龙耳瓶,为清道光仿乾隆朝制品,器高51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21.5厘米,清宫旧藏。该器造型仿周代双耳鬲,敞口,长颈,双贯耳,扁圆腹,高足外撇,腹部两侧有双龙耳。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山东青岛市博物馆镇馆之宝是“霁红釉盘口折肩三足盖炉”,为清宫旧藏。霁红釉盘口折肩三足盖炉高18.6厘米、口径13.6厘米、腹径19.2厘米、底径12厘米。此器为清乾隆朝制品,造型仿商周簋卣类青铜器,盘口,折肩,长方形圈足,外底有“大清乾隆年制”刻款。红釉匀净光艳,鲜艳夺目,釉面肥厚饱满,色泽深艳,釉中有细小的红丝,俗称“血丝”红。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镇馆之宝为唐、宋、清时期“彩塑”,寺中的唐代彩塑40余躯、宋代彩塑35躯,以及清代乾隆时期的彩塑和壁画,在制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上各有特色。
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是“元代卵白釉印花松竹梅纹大碗,外壁有“枢府”铭文款识”高8.1厘米、口径26.1厘米、足径8.1厘米,“枢府”是一种职官名称,元代大都 (今北京)设置的掌管全国行政规划和财政等事务的机关名为中书省,其掌管军政要务的机关名为枢密院,中书省和枢密院设在外地分理政务和军务的机构都加名“府”字,故称“行省”,“枢府”就是在地方(饶州)掌管军事的府(院)。这件器物应为枢府窑专为行中书省烧制的特用器物。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为“清乾隆年制白玉镂雕花卉纹双连瓶”,高20.7厘米、口径1.9厘米,瓶体纹饰繁复优美,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其工艺难度之高,堪称玉器镂空绝技。
广东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是清代“广彩描金喜鹊登梅图大碗”,高13厘米、口径50.6厘米、足径14.3厘米。广彩是以景德镇等地的白瓷为基,在其上用五彩描绘而成的色釉。广彩与粤绣并称为“广东双璧”。这种彩瓷是清代初年外销欧洲市场的传统商品之一,至今仍被誉为“东方奇葩”、“瓷器珍品”和“艺术瑰宝”。这十大清宫旧藏瓷器,是帝王的专宠,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秘事,堪称国宝中的国宝,价值连城,是后世的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