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伯鹰的书法好吗?
潘伯鹰(1909~1966),安徽绩溪人。原名恩泽,字伯鹰,号剑华、二孤山民,笔名明之,室名二孤斋等;以字行。幼随父迁居上海,毕业于上海市立中学。曾先后任上海美专、沪江大学、上海大学中文系讲师及暨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书法协会副会长等职。 潘先生的草书,在解放前就已有相当声誉了。他曾于30年代在上海举办个人书展,40年代初赴日讲学,也常应邀出国展出其作品;他的草书写得好,好就好在他能博采众家之长而又自出新意。有人说他学王铎笔力虽不及,而气势过之;还有人说他取法于米芾而不落于摹拟,是“米王”。这些议论多少都有点道理,但我觉得都不确切或只说了其中一方面的原因而已。我以为潘先生草书艺术的长进关键在于他能吸收近代以来草书的新成就。
近代书法史上,王铎和米芾都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书法都在当时有开创之功而且也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书法家。潘先生在创作上都能自觉地去学习它们。不过,从他的作品中又看不到拘泥于某家某派的痕迹。他把两家的长处融合起来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读他的作品时就会感到既有王铎的气势,也有米芾的韵味—这就是潘伯鹰不同于他人之处吧! 从他的早年作品看,他尚习章草。到了后来,逐渐转为今草和行书。他最擅长的是今草,这大概跟他长期研究王羲之有关。他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有《右将军乐毅论》、《大司马卫恒论书》两种字帖,都是临摹的王羲之的作品,这就为他以后研习王氏书法打下了基础。
另外我想说一下他对王献之的喜爱之情,这在当代草书家中也是少见的。他说:“余对于王书最为爱好,每见真迹,辄流连赏玩不忍释手."又说:"予尝谓唐初诸名家多学右军,而王摩诘独宗道子,元季四家多喜王献之父子孙氏书,明末四家用王逸少者亦最多。以此观之,似可证明后世对王献之的评价比其父高矣。此亦可以觇一代风气升降之一端耶?"(以上均见《王献之研究论文集·序言》)可见他对王献之的研究是多么认真。当然,这种喜爱之情必然要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体现,于是就有了他那潇洒自如而又神采飞扬的草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