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有哪些流派?
谢邀,先占个坑吧…… 按书体的角度分的话有:篆、隶、草、行、楷五种; 按书写习惯和风格来分的话就多了去了。。。 一、“晋”派(以王羲之为主) 东晋时期,王羲之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天下第一草书”——《兰亭序》 王羲之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并创立了新的书体——“王羲之法帖”,对之后的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颜”派(颜真卿为主) 颜体由颜真卿所创,又称为「颜楷」。颜真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了一种新体——以方见长的颜体楷书。这种字体在书写过程中,笔画刚劲有力,结构端庄饱满,给人一种雍容大气的感觉。因此,这种字体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书体之一。
三、“柳”派(柳公权为主) 柳公权与颜真卿、赵孟頫并称为“楷书三大宗师”,他的书法以楷书最为出名。其楷书作品《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都是唐代著名的碑刻。此外他还有行书代表作《蒙诏帖》、《送梨帖跋》等。他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自成一体,其字体清秀方正,笔力遒健,深受世人赞赏。
四、“欧”派(欧阳询为主) “欧体”是由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创立的,是一种以方见长的字体。它注重用笔的精到和结构的严谨,给人以古朴典雅之感。
五、“赵”派(赵孟頫为主) 赵孟頫是元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大家。他的字潇洒飘逸、秀逸雅致,深得人们喜爱。其中又以《胆巴碑》、《汲黯传》、《道德经》等为代表作。除了楷书之外,他还擅长隶书和小篆。尤其是小篆,写得更是精美绝伦,被人们誉为“赵体”或“赵体篆书”。
六、“邓”派(邓石如为主) 邓石如在清代中后期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他所创造的“篆刻八家”对后来的篆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在篆隶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一代宗师”。 七、“康”派(康有为为主) 康有为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之一,他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他的书法风格雄奇奔放,别具一格。他的书法作品主要有《广艺舟双辑》、《新学语说》以及《康有为自书诗》等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书法特点。
优质答主
中国书法有书体流派、书写风格和书写工具(笔)的派别之分,但以书体的分法为主流。 中国传统书体主要是汉字,也就是现在的简化字或繁体字,还有少量的少数民族文字。 这些字体在古文字学家眼里都是不同的文字系统,所以称为“书体”。其中,草书和行书是两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被称为“今草”“行草";而隶书则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双重品格,又称"今隶”“汉隶”“碑隶”等。
书法流派是指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技法体系和派别。流派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是社会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就象自然界万物的产生一样,客观存在形成了流派的成因。社会在向前发展,艺术更是多极分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流派也自然形成。
流派的出现,为人们提供多种样式的选择,这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东晋王羲之的笔法,形成了魏晋笔法的体系,为欧、虞、褚、薛、颜、柳等继承发展,形成了帖学派系的基础。我们也可将魏晋笔法体系称为帖学派系的正统笔法。南北朝北碑笔法体系也为后世继承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为清朝“碑学”的兴起奠定了技术支撑。
从秦汉篆隶开始,到魏晋笔法体系、北碑笔法体系完成,为后世楷书行书草书的技法规范奠定了基础。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标志着中国书法的完全成熟及艺术性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流派的形成。南北朝北碑笔法体系,是与王羲之笔法完全不同的风格体系,形成了另一个流派风格。东晋王氏家族的兴盛,与两晋朝廷的扶持有关,王羲之书风成了两晋朝廷的书法风范,是两晋书法的官方的代表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书圣”之称由此产生。
唐代在继承发展晋笔法的前提下,为适应朝廷的需要,产生了以“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法度化、规范化、程式化”的大楷书风成为了官方代表风格。这种书法风格,为科举取士提供了方便,只要按照朝廷官方的书法风格去学,就能通过考试,而东晋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风格,过于天姿天韵,不太稳定,缺乏法规性。
因此,唐人在晋人的基础上,对晋人的书法技法进行了总结,进行了法度化规范化程式化的修正,完善了楷书技法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颜柳欧赵”四大家流派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流派的成熟和繁荣。在“颜柳欧赵四大家”体系流派的统治下,整个朝代成了一个大流派,我们也可称这个朝代为流派朝代。颜柳欧赵书法体系涵盖了中国书法技法体系的方方面面,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整个唐宋元明清四朝乃至当今,还一直在颜柳欧赵书法体系内活动,他们对晋人的体系流派也进行了继承发展,一直继承发展到现在,并没有间断。颜、柳、欧、赵的楷书体系笔法是“晋人笔法”的继承发展,是对“北碑笔法”的改造。
整个北碑系统发展成以邓石如、赵之谦为主的流派,以张裕钊、康有为等为代表的流派,以于右任、李志敏先生为代表的流派。颜柳欧赵书法体系在清朝末年,被“碑学”运动打破了统治地位,被张裕钊为代表的碑学体系继承发展,使碑学体系成为新的“颜柳欧赵体系”,被新的时代所统治接受。张裕钊、康有为为代表的北碑派,成了清朝末期的官方代表性笔法,也是新的朝代的统治者接受了北碑风格,把北碑当做官方的书法风格,在清朝末期,使北碑取代了颜柳欧赵的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