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字书法怎么写?
在现代汉语中,“吟”是动词,一般读yín yin 时指“发声吟咏(诗歌等)”:吟诵;吟哦(吟咏);吟味(回味);吟咏;吟绎(吟咏探索)。
如李白有诗《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曰: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首诗里就有多次“吟”的用例—— 1. “长风万里送秋雁”一句中的“送”应为平声,因此应是“长风万里送秋雁”而非“长风万里送秋鸾”。
2. 第三句是整首诗的起兴之笔——“兴”是古代诗歌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通常用来引出下文,即通常所说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但并非只有先言它物才能起到这一作用。比如这首诗的首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即为诗人对眼前的实景的发端之作,而诗人之所以选择这个句子作为这首诗的起兴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前两句诗中的“去”“日”“留”分别与下阕中的“愁”“今”“明”对应起来后,整首诗便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意象,同时这也正是这首诗的主题所在。 而这整个的意象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兴”的例子了:从眼前之景入手,自然、贴切地引出了所要咏之物,并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3. 在第四句中,“酣”是一个入声字,因此应当念作hān而不是hǎn或hàn,而“酣高楼”一词则是出自西晋文学家潘岳所作的《夏侯常侍诔》:“乃酣高堂,酌柏醪之奠。” 可见“酣高楼”为古今异义词,其意思也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所以这里应该理解为“畅饮”之意。
4. 关于第五句中的“绎”字的读音,历来有两种看法:一是在平水韵中和“忆”押韵且都念yì,二是将其看作同“觅”一样读mò。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却也各有缺陷:前者是将“风”和“月”二字视作联绵字来处理,而事实上二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联绵字;后者则将全句的意思解释得过于消极悲观且不符合诗人当时的处境。 所以我认为在这里“吟绎”二字的含义应与上文提到的“吟讽”相同,即是指“欣赏、品味”之意。
5. 最后一句的“弄扁舟”应解释为“驾着一叶轻舟逍遥自在地去游山玩水”而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像弄扁舟那样去弄船”或者干脆省略掉不说,否则这句话就成了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