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优化翡翠?
1、优化处理与加工过程 天然翡翠A货是从矿山采挖出来的,而B货是经浸泡在强酸液中,去除杂质和污垢,再经过加压清洗、充填、抛光等工序处理而成的。 C货是将染色剂注入玉石中,使其着色而成。 D货是人工合成品或指以假乱真者,即非天然翡翠。 优化处理对原石的改造程度比加工成成品更彻底,其区别主要在于表面结构的变化。A货原石一般为块状,表面有风化纹且较粗糙,有些还可看到原有晶面(贝壳状断口);经打磨抛光后,质地细腻,光泽明亮。未经处理的天然翡翠原料或半成品一般不做尺寸较大的雕件,多是做成手镯、挂饰等小件,以方便把玩。
2、优化处理与质量评价 对于天然优质翡翠,优化处理有助于提高其美观度,并不影响其在质量上的评估。对于天然低品质翡翠,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提升其价值,但消费者应注意不要买到以次充好的货品。 对于注色翡翠,应观察颜色分布情况,注意有无明显色根,并检查颜色变化规律,由于受到浸泡的影响,绿色会出现渐变现象,由淡转浓,由远及近。另外,也可通过加热褪色法来鉴定是否注色。对于染色的翡翠,因其中有色料存在,所以颜色分布多不自然,常有色斑聚积的现象,用热水浸泡后会变色,加热到80℃以上时便会褪尽。不过,这些方法只能鉴别出人为染色,不能鉴定是否天然。
3、优化处理与真假判断 对一些特殊生成的翡翠,如墨翠、春带彩(紫罗兰+绿色),由于天然的色泽十分稀少,为增加其观赏性往往也需要进行优化处理。这些颜色的生成是由于微量元素在显微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变化,具有不变色、抗污渍的特性,与人工上色完全不同。只要方法得当,这些品种的处理对品质不产生任何影响。 而对于其他种类的假货,优化处理便可起到很好的鉴别作用了。首先,由于假的翡翠材质不同,所作成的首饰质感不佳,手感模糊;其次,假的翡翠大多会褪色,经开水浸泡后,有的会发生溶解,暴露“真面目”;最后,还可以测量真伪,真的翡翠折射率一般在1.65-1.67之间,密度为3.34g/cm³,可使用分光仪测光折射率,用重量计测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