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年代带入中国?

危晨慧危晨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自西汉以来就有开采玉矿和制作玉器的习惯。 东汉时期,南越国国王赵佗(前203年——前137年在位)曾献给汉武帝一只“碧色宝珠”,其形状类似今天的琥珀,可能是缅甸产的孔雀石。而现今出土的西汉时期玉器多呈浅绿或淡绿色,证明当时已经有了绿色玉雕材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玉器原料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在云南禄丰、保山地区发现不少这一时期的玉矿。但这一时期的古玉加工技艺已经失传,留下的玉石原材料大多粗糙不堪。

到了唐朝,云南出产的玉料经过水运到达中原,用于宫廷御用品的制作或者赏赐大臣。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朝。 元代初期,云南玉溪沙溪坝子山产翠生石(即绿色翡翠)。明代《徐霞客游记》中有关于翠生石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北京西郊石景山区的翠微山的翠微洞中发现了大量的翠生石。

随着北京作为封建王朝都城地位的确立,对金玉珠宝的需求量大大增加。由于京郊翠微山所产翠生石量有限,且含有少量杂质,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有人从云南运输优质玉材到京城制作。从此,北京成为和田玉输入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黄馨艺黄馨艺优质答主

我是在缅甸做赌石,切石加工,销售原石和成品的商家之一 据我所知,在唐朝时,云南的南诏国和缅甸之间就有一个贸易通道 到了宋朝的时候,这种路线更加成熟,成为了重要的商业路线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主要走西北路线(丝绸之路) 和海上(海运) 但是这条线在明清时期是主要的商道 所以很多缅甸人会在明朝或清初把玉石卖给中国人 但那时玉料都是零散卖,不值钱 现在能挖到的古矿坑,都离现在几百上千年了,以前开采量并不大 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些古人有去缅甸带回来一些宝石,但数量并不多,价值也不大 至于为什么现在的市场突然火热起来,我觉得主要是炒作起来的 毕竟如果真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几两碎银就能买一块玉的话,那估计满天下都是捡玉的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