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翡翠吗?

都泓瀚都泓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缅甸的莽撞王朝(缅族)开始崛起并入侵泰国的兰纳王国,将泰北的矿脉控制起来,使泰国对翡翠的采掘、销售受到很大的压制。明末战乱,使得原本通过云南进入中国的缅甸北部矿脉被切断了运输线路;等到清初平定准部之际,缅甸的莽撞王朝又乘机侵扰我国的西南边陲。 为了平灭莽撞王朝,乾隆帝先后于1762年和1765年两次出兵缅甸,史称“靖缅之战”。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这两次远征给清朝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弥补的——大量精锐部队折损在异国他乡,军费开支庞大,财政负担沉重,更糟的是导致中印边境的寇乱持续数十年之久。

不过,在“靖缅之战”中,却发生了两件与翡翠有关的小插曲。 在第一次远征前夕,乾隆皇帝特意命人挑选了上好的翡翠料子,准备制作一块“征缅凯旋碑”,以记功彰德。然而,当工部将琢成以后的翡翠圭正面刻上“敕建缅文庙”六字、反面刻上“万世师表”四字的作品进献皇上时,这位雄杰英武的君主却大怒道:“朕命你等用此美玉制碑,非留待自己之用,岂令朕负杀民之罪于天下后世!”“朕意已决,将此玉全数毁去。”于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就这样被焚化为乌有。

第二次远征缅甸时,清军在景栋地区发现了一大块绿莹莹的翡翠原矿,体积约有两个房间大小。原来,这座宝石山曾被缅人用泥土封住,故而被掩藏着未被发现。此次收获颇丰,清廷命人将其切割成若干块,分别赏赐给了王公大臣们。 据《乾隆御制诗》中所记载,这堆来自缅甸的翡翠原矿共分作五块,每块重达几千斤。其中三块由内务府制成玉石板,另两块则由户部制成翡翠杯,供皇上一人独享。还特命工部将这堆翡翠原石中的“佳妙者”雕琢成“翠玉白菜”和“福寿延年”两块玉器,作为太后生辰的贺礼。

区珠花区珠花优质答主

明代的文献记载了从缅甸进口“翠”,但并没有说这种“翠”就是现在的翡翠(A 族)或硬玉(B 族),所以也不能证明当时的明人就已经知道这两种东西的区别啦~ 《明会典》和《粤海关志》里都有关于 “翠” 的记载,都是指一种绿色宝石,不过这些书都没有直接说明 “翠” 是 A 族还是 B 族~~ 所以目前我还没找到有关明代 “翠”=现代翡翠的文献依据……

但是我觉得明代的时候,中国应该已经知道红宝石和黄钻的存在了。在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 年),明宪宗曾经收到过一批进贡的红宝石,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记录到红宝石——虽然这时的技术无法区分红宝石、尖晶石等宝石,但这已经是把红宝石引进到中国内地的最早历史记录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