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鉴定翡翠的真假?
如何鉴定翡翠真假,你问我来问谁呢。我可是专门研究翡翠的科班出身啊! 直接上结论吧~
1.去专业检测机构,比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广东省珠宝玉石检测中心;
2.去民间有实力的鉴定机构,比如深圳宝石研究所等; (NGTC)
3.自己学习简单的辨认方法,比如看结构、看纹路、看颜色、打灯光等方法来简单辨别; 想了解更详细的鉴别知识可观看我的视频科普~
如果拿到一块翡翠不知道该怎么鉴别,先放一放别急着动手,首先观察一下整体,看看有没有什么明显的瑕疵或者纹裂,然后打灯仔细观察,注意光线照射进来的方向,再结合自己的辨认经验,初步判断一下。 如果实在没有把握,建议找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以规避风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仿冒品,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1. 镀膜仿冒品:在塑料或者玻璃表面电镀一层蓝色或绿色的金属膜,使其具有类似翡翠的光泽和色彩,价格低廉。 用盐水浸泡的方法即可将这种假翡翠泡出本色。
2. 烤色仿冒品:用化学剂将低档的翠绿色石头染色,然后再经过高温烘烤,使其着色牢固不脱落,这样就可以冒充高档的翡翠卖高价了。 这个方法可以鉴别是天然还是人工染料染色的技巧了。一般来说,天然翡翠的颜色是分布天然的,而人工染色后,颜色不是自然扩散的,而是集中于表层,看起来有一层薄膜似的。
3. 灌胶仿冒品:就是用高弹性树脂填充到玉石的表面,增加表面的光泽度和透明度,有些甚至采用真空注浆的方式来制作。 由于高弹性树脂的特点,用手抚摸表面会有滑腻感的。
市场检测翡翠主要依靠肉眼,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的仪器。由于翡翠的种类、特征非常复杂,仅仅从某一方面来鉴定翡翠真伪是没有把握的,一定要对多方面进行综合考查。通常市场鉴定翡翠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翠性:由于翡翠的特殊性,大部分翡翠内部都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晶状或纤维状闪光,即人们所说的“翠性”。在手镯的内表面最容易看见。
桔皮效应:由于翡翠是多晶体的集合体,内部的矿物成分又各不相同,因此在翡翠表面常呈现一些如同摸桔皮时凹凸不平的感觉,因此业内人士称其为桔皮效应。通常在表面平滑的弧面上最容易观察到,例如手镯的外表面。
石花、白棉和冰点:这些都是在翡翠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属于翡翠的特殊种份。
颜色:翡翠的颜色由于有红、黄、绿、白、黑等多种色调,以及可以由各种深浅色调相互组成的各种颜色,因此翡翠的颜色变化多样。颜色的色调、浓淡、正邪、均匀度、色形等对于翡翠具有重要影响。
透明度:翡翠的透明度从“透”到“不透”之间的各种程度状态均有,在一些翡翠饰品上,常常可以发现透明与不透明同时存在。
裂纹:在翡翠中裂纹相当多见,许多裂纹是天然生成过程中形成的,在后加工时稍有不慎也会使裂纹增多或扩大。因此在鉴定翡翠时应对裂纹进行观察分析有否损伤翡翠的价值。
雕工:无论是何种类的翡翠饰品,除一些素面的戒面、珠子、手镯外,许多都经过精心雕刻而成。因此对雕工进行鉴定是鉴定翡翠的一个方面。除考察雕刻图案的精美、对称外,还有考虑雕刻的图案是否与翡翠的颜色、裂纹等自然特征相吻合,是否将天然特征处理得十分完美,是否具有新颖的图案等。
重量:翡翠的相对密度为3.3,通常可以通过测相对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翡翠的真伪。但一件翡翠饰品除翡翠外,还有金属或其他镶嵌饰物,因此测相对密度时应将这些外部结构去掉,仅仅测试翡翠主体成分。由于在市场鉴定中很少有条件进行测定相对密度的操作,但我们可以根据一般的经验来判断翡翠饰品大体是否“压手”。
价格:这是鉴定翡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和观察各种不同翡翠饰品的价格、同一翡翠饰品不同部位的价格来判断该翡翠是否货真价实。例如某些翡翠饰品的某些部位是经过染色或其他人工处理的,在鉴定时,只要我们掌握了其主要价值,以及某些翡翠不值钱的部位,例如白底青的白色部位,就可以通过这几个关键部位来进行鉴定,并且用一定的行规来判断其是否价格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