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最早在什么时候?

闵沛姝闵沛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一词,最初出现于南北朝。当时梁元帝《金楼子》卷一记载:“翡,赤羽翠尾之鸟也;翠,青羽翡翠之鸟也。”后来,唐代的《蛮书·条裂》中又提到:“山夷以翠羽为饰。” 这些文献中的“翠”,就是指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翡翠”。但这里的“翠”,实际上是指今天的绿孔雀(C. juliae),并不是现在的翡翠。因为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可没看过我们今天所知的“翡翠”——一种来自云南和缅甸的玉石,而是认为“翠”就是绿色或青色羽毛的鸟类。

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翡翠”,其实有一个来源——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出产的硬玉。这种玉石最早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流入中国(1603年),因为原矿呈灰白色,而且质坚似玉因此被当时的中国学者称为“缅玉”或者“滇玉”。而清代学者朱锡鬯则称它为“翡翠玉”,并一直沿用至今。

区珠花区珠花优质答主

翡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作为饰品佩戴使用,而作为玉石真正被国人接受则要从清朝开始说起。翡翠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1、清晚期:主要作为饰品,流通于我国西南地区;

2、民国:翡翠加工快速发展,制作技艺不断提高,云南成为加工和交易集散地。北京、上海成为主要消费和交易市场;

3、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民间翡翠流通停滞,主要是外贸经营;

4、90年代:伴随着经济腾飞、外贸回流和港台商人北上,民间翡翠交易逐步繁荣;

5、2000年至今:原料供应相对充足,中国成为世界加工中心,行业规范体系逐步建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