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探测器有吗?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翡翠探测仪”,都是商业噱头! 首先这些仪器不是检测工具,不能进行实物操作和检测,无法分辨玉石原料(包括翡翠)的真假。
其次这些仪器根本不存在识别种水色,评估价值的功能,只能定性地给出结论,结果不够精准客观。 而且最搞笑的是有些东西居然还能测出“磁场”“电场”来,简直是在侮辱消费者的智商……
最后说一点,任何想不花冤枉钱就买到优质翡翠的想法都是非常天真的… 在国内市场上,目前优质翡翠原石80%以上都来自缅甸,而经过层层转手,到消费者手上的翡翠成品,其成本必然水涨船高。 而像缅甸莫湾基这样优质的翡翠矿区,早已被几家大牌珠宝商联手垄断,普通消费者甚至连碰都碰不到。 当然有人会问,我花大价钱买的翡翠是不是就是最好看的?
事实上,最美的翡翠未必是最好的货;最贵的也未必是最美的。 好的翡翠,应该是把颜色、质地、透明度、雕工综合起来评判,切忌用单一标准去衡量。
翡翠初步鉴定仪器有这些:
1、查化灯。查化灯照射下天然翡翠通常呈现雾状、云状、团状的白色或灰色光晕,翡翠B货在照射下通常呈现不均匀的白色、灰色、紫色荧光,翡翠C货的色在照射下会出现褪色或者褪去一部分。利用查化灯鉴别B货时,如果翡翠内部出现白色或黄色反光,可能是胶体所致,用查化灯鉴别C货时,若是翡翠有颜色部位在灯下出现褪色,则很有可能是染色所致。
2、滤色镜。滤色镜是一种滤光照明装置,在滤色镜下观察,通常情况下,天然翡翠的色不会变色,染色翡翠和部分紫色翡翠经过滤色镜照射会出现红艳色。
3、10倍放大镜。利用10倍放大镜观察,主要是为了观察翡翠表面和内部的特征。一般B货翡翠由于胶体致密性差,表面会呈毛玻璃状或桔皮状,而且通常B货内部裂隙肉眼可见,若有呈网状分布的裂隙,则有可能是B货。另外,B货经过酸洗的处理内部可能会存在很多充满气泡的裂隙,我们将其称为起泡现象,在偏光镜或者自然光下,我们能很明显的观察到PVC胶特有的黄绿色。放大观察翡翠内部颜色呈丝缕状、浸染状、网状分布,则可能是C货翡翠。
4、分光镜。分光镜是鉴别翡翠颜色真伪时最可靠的仪器。我们在观察翡翠内部颜色时,若是翡翠的内部颜色是呈丝缕状、浸染状、网状分布的,那么就需要用分光镜进行测试。通常我们鉴别翡翠颜色的真伪时,主要是通过观察翡翠在蓝光或者紫外光下的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