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水晶结构的区别?

郝文毫郝文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我正好最近写了一篇相关的文章,拿来供参考。 说到翡翠和水晶,很多人都能轻易分辨,因为二者外表明显不同——一个是硬玉,一个是石英。但是,当看到下列图片时,可能大部分人又无法很肯定地指出哪是翡翠、哪是水晶了。 其实,要分辨二者的结构,方法也是有的。不过,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先来简单介绍一个光学知识——光栅。任何天然晶体都具备光轴(晶体中方向一致排列的轴线),而大多数宝石晶体都有色散现象(不同颜色光带之间的分界)。由于光线被折射,这些色带就会被分割成很多细小的色阶,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好像由无数彩色条形码组成似的,这就是光栅效应。 因为光栅效应的存在,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区分翡翠和水晶。具体方法是:通过反射光观看,如果见到一条条色彩斑斓的色带,就是翡翠;而如果只是单色一条线,那就是水晶(有极个别情况,会出现两条颜色的界线,那是晶体中有色带分布的表现,此时无论切片朝向哪个角度,都会呈现两条线的样子,这是特殊的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注意,使用这种方法判断真假的时候,光源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最好使用自然光线下的光线来观察。

另外,有一些人工处理的翡翠,经过酸洗之后,内部构造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再使用上述方法就不奏效了。对于这类翡翠,就需要注意观察表面,看看是否有酸洗留下的纹理,如果有的话,即可断定是假的。 另外,现在还有一种人造翡翠,叫做烧翠。它是由低品质的翡翠原石经高温加热后再冷却而成。这种假翡翠用肉眼很难看出异常,在使用上述方法也无法鉴别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放大镜,若发现晶洞或生长纹,即为烧翠。

当然,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把珠宝拿去买者自己认定的好。

玉紫昕玉紫昕优质答主

翡翠在矿物学家眼里是一种由硬玉为主的多矿物的集合体,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纤维交织结构。从肉眼观察,可以见到很多粒状、柱状的绿色粒状物,这种结构俗称“翠性”、“桔皮效应”。

翡翠因为这种结构,所以没有大的颗粒出现,晶体颗粒十分细小,在一般放大镜下仅仅只能看到模糊的沙粒状阴影轮廓,很难见到具棱角的粒状晶体。而且这种纤维微晶交叉,所以在任何部位,都极少出现晶面反射光,个别部位只能见到微弱的闪光。

而玻璃也是以二氧化硅为主的多矿物集合体,其内部颗粒的结晶程度不如玉石,在偏光显微镜下呈全暗,而翡翠偏光显微镜下呈半暗半明,有弱的丝光效应.故玻璃仿制品结构较为松散且致密度小。

在相对密度和折射率上与翡翠有明显的区别。在一般条件下,玻璃仿制品在相对密度上较难伪造,但用玻璃很容易仿制翡翠的外观颜色,若不经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则极易以假乱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