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分几种?
题主指的是瓷器还是陶器。。。 按照原料的不同,我国古代陶瓷可分为三大类: 其中以瓷土(高岭土)为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陶瓷称为瓷器;而以粘土为原料,经低温烧结而成具有可塑性、吸水性和隔氧性的材料则称为陶器。但现实中并没有明显的分类界限。
“陶瓷”二字作为工业产品名称,一般专指瓷器而言。而有些厂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往往会宣传自己的瓷器是“陶瓷”中的上品。其实,这种划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何一类制品不可能包含另外两类制品的所有优点和缺点。 例如,所谓“陶瓷”耐高温强度高,但是不能像陶器那样随意地塑形;所谓“陶器”可以随意塑形,但其耐高温强度无法与瓷器相比。
当然,如果要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可能是说瓷器较为致密,孔隙率较小,因此防渗性较好;而陶器因为含有较高含水率,所以防渗性不好。 但现代的陶瓷工业已经打破了古代的分类方式 现在我国的陶瓷行业按照用途来划分主要有以下五类: 另外,还有一种根据装饰方法进行划分的瓷砖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化学成分和工艺特点,人类最早发明的陶瓷属于原始瓷,而后出现了青瓷、白瓷等品种。 六朝时期,南方出现彩色瓷;唐代北方出现彩色瓷;宋代以后,各种颜色瓷在北方普及开来。至明代,江西景德镇出现“假釉”,即后人所称的“染色剂”,这为陶瓷着色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明末清初,各种颜色陶瓷器皿大量烧制,形成丰富的色彩系列。到民国时期,各种色彩的玻璃颜料已开发出来,并通过多种工艺流程加入到瓷釉中,使瓷器呈现斑斓的色彩。
白瓷
白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窑呈白石色,亦天下所无也”是宋代人对白瓷的赞美。北齐范粹墓中曾出土过一件精致的一龙二凤莲花纹白瓷碗,1957年在馆陶贾宋窑址也发现了类似的瓷碗残片,因此我们可以确信这座墓中的精美白瓷器应为贾胡窑的产品。这件白瓷莲花纹碗,莲花瓣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碗口外侧刻划着双龙戏火图,碗的内壁上对称饰二凤,龙凤纹饰是北朝晚期颇为流行的装饰纹样,《三老郑浑传》上记载:“龙凤之像,古人谶记”可见龙凤纹饰具有祥瑞的含义。河北内丘、临城等地出土过一批北朝晚期的白瓷器,有的釉莹润洁白,开片晶莹,胎土细腻坚硬,有“象牙白”般的视觉效果,说明河北地区白瓷的烧制技术已经很高。
青瓷
磁县湾漳北齐壁画中有两幅器物图,描绘了各种瓷碗、青瓷莲花尊等瓷器图案。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使用的瓷碗有碗口内敛的,也有敞口的,碗底有玉璧形圈足和平底带圈足的。从纹饰上看主要有莲花纹和素面两种。莲花纹碗口沿内部均用弦纹分出五组纹饰,碗外壁在口沿下部亦饰有几道弦纹,有的弦纹之间还装饰着联珠纹、忍冬纹。莲花纹碗是北朝晚期北方青瓷最为流行的品种,除湾漳北齐壁画中可见外,在北齐天保十年元祜墓出土的瓷器中亦有发现。河北省馆陶、临城、内邱等地亦出土有类似的莲花纹瓷碗,1981年磁县北齐彭城王高润夫妇墓中也有较多的青瓷莲花碗出土,说明河北地区在北朝晚期烧制青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