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钱币值多少?
2017年1月,一枚“北宋”神宗元丰通宝隶书折二型铜币,在北京诚轩拍卖会上以30.8万人民币成交; 2016年5月,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中,两枚宋徽宗大观通宝瘦金书折十型铁钱,分别以79万和60万元人民币成交; 2014年10月,在宁波艺天拍卖会上,一枚明代“嘉靖通宝”背“河”折五式铜钱,以46.8万元人民币成交; 2013年6月,在香港春拍上,一枚清乾隆御制铜币以120.2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 2013年4月,在台湾中贸圣佳艺术交易中心,一枚清代“光绪元宝”西泠银币以145万元人民币拍出; 以上只是近年古钱币拍卖的部分案例,可以看出,古钱币的收藏热度不减反增,其价值也水涨船高。 而这样的升值空间在于中国古代钱币数量巨大,而存世量则极其有限,再加上历史悠久,导致真品很难再遇到。
除了年代久远、存世量稀少的因素外,古钱币的价值还与其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朝代的古钱币都能反映出该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而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古币更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从某种程度来说,古钱币是研究中国历史的“活化石”。
我们在选购古钱币时要特别注意这几点:一是看是否真品;二是看是否罕见;三是看是否有特别的故事或背景等。
2003年中国流通硬币整体行情开始走高,特别是1角硬币,近几年来不断以高溢价在银钱市场频现,这与前几年的疲软形成鲜明的反差。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连续发行的1角梅花普通流通硬币,面值虽低,但存世数量相对较大,属于很普偏的流通硬币,市场价格很难走高。尽管如此,目前也基本上在6元以上易手,而且还有上涨空间。
梅花1角硬币的升值,也推动了同样材质的5角菊花硬币价格的升温,在收藏界形成了逢‘角’必涨的态势。如今,已经全部退市的1986年、1987年版梅花1角硬币最新行情已升至18~20元。1988~1995年7个年份1角硬币在5~8元之间波动。
由于铜制钱币的特殊性,再加上收藏爱好者对特殊号码情有独钟,有吉祥含义或特殊意义的号码硬币的交易价远远高出普通号码钱币,5角菊花币与1角梅花币中的吉祥号码硬币,有的已涨至50元以上成交了。
1991年1角梅花币是梅花1角硬币中收藏价值最高的一个年份,其普通号码目前已在15元以上。1991年梅花角币收藏价较高的原因除了数量稀少之外,还与该年份硬币出现了错版币有关。1991年错版币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再加上1角硬币在实际流通货币中面值较低,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将其珍藏,这也使1991年错版币实际存世量大大减少,因而更显其价格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