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有没有中国?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 卢浮宫,自1793年开馆以来,历经战乱,只有两次闭馆时间较长。一次是1871年至1874年的巴黎公社时期。这次闭馆,导致卢浮宫丢失了约350件艺术品(当时法国共有600件艺术品)。另外一次就是二战时期的1940年至1945年,卢浮宫被希特勒关闭并用于储存弹药和军火。 这期间,有多少艺术品流失海外,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被带到德国。
2014年3月,在法国总统奥朗德的倡导下,中法双方开始实施“寻回流失海外的东方文物”项目。至2015年底,已有超过600件文物回到了祖国。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许多文物虽然回来了,但却只能“暂回”。因为国内的博物馆场地有限,而许多出土的文物又需要保护性修复。据一位参与该项目的人士透露,国内有4000余件文物在等待合适的展示机会。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流散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地区的文物,该怎么运回来呢?
据这位内部人士称,目前有三种办法解决:一是通过国际拍卖会买回来;二是通过私人收藏家转让或是赠送给政府;三是从境外博物馆借展。 最后一种方法,似乎更适合卢浮宫这样的地方。毕竟作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它的藏品丰富、空间广阔,即使不展出也足够充实新的博物馆。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像卢浮宫这样的“大国重器”,一定能拿出足够的展厅来迎接远方而来的朋友——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瑰宝。
巴黎的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它原来是法国国王的宫殿。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座宫殿被法国人民占领。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法国皇帝拿破仑将卢浮宫作为了皇宫,此后法国的国王和皇帝大都把卢浮宫当作皇宫。1848年法国爆发革命,从此法国一直实行共和制,于是,卢浮宫就被改造成了一个博物馆。
现在的卢浮宫是法国四大国家博物馆之一,里面收藏了1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艺术珍品,其中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古董家具尤为精美绝伦,参观者无不被其金碧辉煌的奢华所震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西方艺术博物馆内,还有为数不少的来自东方艺术大国——中国的文物。
法国和中国建交比较晚,1964年,法国才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但是法国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却十分早,法国人对中国的向往也十分早。自16世纪开始就来中国传教的法国耶稣会士,成为早期法中文化交流的推动者。其中,布韦(Bouvet)、白晋(J.P.de Mailla)、杜赫德(Du Halde)和安泰特(Antier)等传教士在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中,都提及了中国的“孔夫子”、“汉字”。其中杜赫德撰写了《中华帝国史》,在欧洲具有很大影响。
在拿破仑时代,法国东印度公司是法国政府的半官方机构。1794年东印度公司曾经拥有148艘大船,其主要业务就是同当时的清政府进行贸易,所以法国政府和法国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中国工艺品。1852年,法国人毕奥来到清政府的圆明园考察,在这里他惊奇地发现有大量的法国装饰艺术作品,毕奥写到:“圆明园是一个用大理石和青玉建造的美丽宫苑,园内有各种奇异的花卉,池塘、小溪和大河纵横交错。它的装饰十分新奇,如一座法国大花园和一座中国庙宇之间的桥梁,所有用具都尽善尽美,使圆明园成了中法建筑艺术的完美典范。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座神奇的园林被送给了中国皇帝。它位于一个巨大的平原上,周围的宫墙、城门和护城河使人误以为是一座小城”。圆明园虽然被法国人认为是一座法国宫殿,但里面肯定有中国文物精品。
1860年,法国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同英国人一起从北京逃窜,途中他们将圆明园抢劫一空,而且放了一把大火,使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此后,1861年7月,法国和清政府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正式结束战争。这样大量的珍贵中国物品涌入法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卢浮宫也得到了大量的中国文物。目前,在卢浮官中,至少有11个部门和机构收藏有中国的艺术品,其中最珍贵的艺术品都收藏在专门收藏东方艺术品的“亚洲馆”。亚洲馆共收藏有3万多件来自东方国家的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的来自中国的艺术精品。
由于卢浮宫中的东方艺术品数量实在太多,而卢浮宫每年接待的参观者也高达800多万人次,每年展出的艺术品不到全部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大多数的东方艺术精品只是放在库房之中,无法和参观者见面,这样中国艺术精品直接向参观者展示的地方是极有限的,在“雕刻馆”和“金属制品博物馆”中,中国艺术精品都以孤零零的几件放在库房的橱窗中展出,如在雕刻馆中的一个小橱窗中,仅仅放了两件中国文物,一是唐代的“三彩”乐伎俑。一是明代的青花瓷。
在卢浮宫中,中国艺术精品最集中的展示室就是“伊斯兰艺术馆”。由于伊斯兰国家和中国山水相邻,所以从唐朝开始,中国和伊朗等国之间就展开了各种贸易活动,唐朝的长安城中就居住了成千上万的波斯商人。到了宋朝和元朝,双方的经济、文化往来更加密切,其中有一批波斯商人在中国定居下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回族”,著名的中国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和这支回族商队一起来到中国的。
中国和伊朗等伊斯兰国家往来的最大途径是“丝绸之路”,除了伊朗外,在丝绸之路周围的许多国家都得到了中国的大量文物。19世纪后,由于伊朗等伊斯兰国家长期战乱和贫困,他们无法对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艺术品进行收藏,这样一批来自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