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科学家?

蓟怡鸿蓟怡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代中国,科学并不盛行(相对于欧洲和阿拉伯地区);所谓的“科学家”这个概念也不明确(现代科学的结构体系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步明确起来的,而古代中国既没有现代的科学体系,也没有近代的自然科学);但是,如果硬要说的话,还是能够找到一些“中国古代科学家”的。 这里,我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几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考虑到某些人可能没有读过《墨经》、《考工记》等先秦古籍,这里介绍的“科学”都是指近代意义上的科学)。

第一位是管仲。《周书·大诰》有言:“肆武伯来,其君与语,乃言曰:吾始为卿,畴我既守。昭官刑书,厥典惟晨……吾闻之,官无常贵,民无常姓。有德者昌,无德者亡。”管仲在齐国政坛上起起伏伏多次担任宰相,还曾经被流放到鲁国,不过最终管仲还是帮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参见《春秋》)。更重要的是,管仲是有记载以来中国最早讨论法律、财政、税收(相地而衰征)和经济问题(官山海、山泽均命)的政治家。他的思想集中在《管子》一书中。

第二位是李冰。他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灌溉作用。关于李冰的事迹也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值得注意的是,李冰不仅修水利,还传授治水技术给人(当然,这种技术肯定是落后于现代的)。

第三位是张衡。他是东汉著名的科学家。创造了浑天仪和候风仪(现代气象观测仪器的祖宗),还发明了地震仪——比欧洲早1800多年。张衡还对数学颇有研究,著有《算罔论》。更难得的是,张衡长相俊美,文采飞扬,还精通音律,善弹琴唱曲,是当之无愧的全才。

第四位是王充。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著作有《论衡》,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批判迷信的哲学著作。值得一提的是,王充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并且提出海水涌起,含有宇宙结构的成分在内(见《论衡·说日》)。这已经是站在近代地理学、地质学的立场看问题了。

第五位是祖冲之。他对圆周率做出了精确到小数点第七位的计算(今传《大衍历术》),而且提出了比较正确的圆周率公式。最难得的是,祖冲之还利用圆的公式解决了圆周率的问题,比西方早一千多年。祖冲之还编制了《大明历》,首次给出了岁差的准确数值。

第六位是沈括。他和张衡一样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对诸多学科都有涉猎且颇有建树。他写了《灵沼赋》描述用水力推动的磨坊,还写过《梦溪笔谈》记录自己的见闻和经验。特别是《梦溪笔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辛祖梅辛祖梅优质答主

1、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由他完成的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在当时领先于西方欧洲1000多年,还制作出当时的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以及被载入世界名史的浑仪和漏壶(明漏)等重要贡献。

2、沈括(1031~1095) 北宋华元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著名科学家、改革家、外交家。沈括在天文、数学、物理学、地学及医药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3、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吴淞人(现属海滨新村),汉族。明代著名数学家、农艺学家、军事家、政治家,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4、毕昇(约970—1051),北宋人,我国古代的工艺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

5、郭守敬

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市)人。元朝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