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壶源于什么时候?
铁壶最早起源于日本,不过最早的铁壶是用来煮水喝而不是泡茶的。到了公元700年左右,日本人发明了可以提取茶叶汁的茶碾子,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茶碗和茶壶,人们用水杯直接喝茶。后来有人发现用加热的方式可以让茶水更加香醇,于是出现了茶炉以便加热泡茶,这样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容纳茶炉并保温的器皿,这时候铁壶开始出现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宋朝的时候,铁壶从日本传入我国。当时的文人雅士非常喜爱使用铁壶,并且留下很多诗句赞美铁壶。
元朝时,蒙古人入侵日本,为了惩罚日本的抗敌行为,下令烧毁日本的铁器,日本的青铜冶炼业因此遭到毁灭性打击。于是元朝后期到明朝初年,从中国进口铁器成为主流,其中就包括铁壶。通过陆路或者海路进口的铁壶经过简单的加工就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明代中叶,中国的金属工艺出现了许多精品,其中的代表就是宜兴紫砂壶。
由于宜兴紫砂壶具有透气性能好、便于洗涤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之前使用的茶具。同时代的浙江龙泉窑还烧制出了大量精美的青瓷茶具,与紫砂壶一起被用作饮用茶的器具。 而铁壶则退居到了厨房里,负责烧水做饭。一直到近代,我国的铁制品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精铁件甚至可以外销。于是一些人开始重新选用质量好的铁壶作为饮茶器具。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饮水的重视,不锈钢保温杯、玻璃水杯等新兴的喝水工具也开始出现饱和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再次使用传统的铁壶来烧水冲泡各种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