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纪念币有多少?
从1984年起,中国开始发行硬币(以下均为旧钞价格) 1984年发行了硬分币四件套和长城币全套; 第一套纪念币是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40周年”,第二套是1984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 第三套纪念币是1986年的“长城”和“牡丹”各一套; 第四套纪念币是1987年的“生肖”系列,这套里包含了一角硬币; 第五套纪念币是2008的奥运纪念,这套里有五十元、二十元和一元; 还有两枚贵金属纪念币,一是1987年的国庆三十五周年,二是1991年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84年到1991年这八年里,一共发行了十五套票券,其中有一角和二角的纸币以及一角和五角的硬币。
1991年以后,因为银行的自动柜台系统已经基本普及,一元钱纸币已经基本退出流通领域,所以后来发行的票券都是“毛爷爷”头像的,而且面值也都是五元、十元的。 而硬币方面,由于2000年开始发行的梅花5角硬币和1991年-2000年发行的牡丹1元硬币,材质由钢芯镀铜改为不锈钢,因而被称为“梅花5角”和“牡丹1元”,而之前的硬分币四件套里的2分钱硬币就叫做“铝制镀镍硬币”或“铝镍合金硬币”。
截止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发行了100枚普通纪念币(不包括港澳版),其中有71枚已经全部发行完毕,1995年贺岁装帧币和1995、1999,2008年3版生肖币分多次发行,所以枚数比较多,另外还有10枚已经宣布发行计划但未发行。
按计划发行和已经公告但未发行纪念币枚数分别计算,普通纪念币的平均发行间隔在2.1月左右,平均每年发行10.5枚。自1999年普通纪念币市场化改革以来,普通纪念币的发行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目前已达到1999年发行改革前的年发行枚数,而且在未来几年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但每年发行枚数差异比较大,少的时候一年只发行2枚,如2001年,多的时候一年可以发行20枚,如1993年。
目前纪念币发行计划多是间隔一到两年公告一次。普通纪念币基本是国家或者地方有重大事件或节日纪念时发行,如西藏自治区成立40/5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纪念。1996年之后普通纪念币增加了生肖系列纪念币,每年年末或次年年初发行下一年度生肖纪念币。由于生肖主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996年生肖币发行量大大超过同期重大事件纪念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