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玉石资源有哪些?
说到中国的宝玉石原料,那简直可以写出一整篇论文了! 作为拥有近20年珠宝钻石从业经验的小编来说,目前在中国开采的矿床中,可开采年限大于15年的,主要只有辽宁岫岩河磨玉(软玉)和新疆且末县塔里昆玉矿(硬玉)了。其中河北平山县、江西上饶等地也有少量软玉矿床,但规模都非常小。
目前国内的翡翠市场主要以进口料为主,在市场上常见的缅甸翡翠、俄罗斯翡翠和澳大利亚翡翠等,其实它们的源头都来自缅甸北部与云南边境地区。这里出产的宝石级翡翠原石被称为“A货”,也就是未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不过目前由于国家的限制,已经几乎没有商人再敢从缅甸直接进货了,大部分商家都是从云南边贸拿到的货,品质优劣只能听天由命。
在我国的宝玉石市场上,一直以来都有“北有岫岩,南有阳美”的说法。这里的岫岩指的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阳美则指的是广东省揭阳市阳美村,这两个地方都是产玉大乡。 其中岫岩因为盛产透闪石玉(软玉),而阳美则是以出产翡翠闻名于世。
我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红山文化时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那时先民们已经开始养殖龟类,并用其背甲作为玉板的材料。 据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卢敖到月中采集月亮中的石头,用以制璧环。到了汉朝,又有月宫取石的记载。这些传说虽然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族爱玉的传统已经有非常久远的历史了。
云南的白玉、玛瑙与玉石;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岩玉和绿泥石碧玉;广东茂名的水成白玉;广西北海的南珠和金光螺;四川巴塘松石;青海玉、紫晶矿;湖南江华县“丹霞宝石”;福建九龙江的木鱼石;台湾的珊瑚和高粱红;山东乳山黄 jade;安徽泾县木雕石;黑龙江呼玛五色石;河南镇平的独山玉;浙江青田青田石;辽宁绥中木鱼石;安徽歙县歙砚石;吉林浑江的蛋玉石;辽宁灯塔蛇纹玉石;台湾金门古磨石;江西德兴的黄蜡石;广东普宁金石湾碧金沙;云南江城砂卵石。
云南白玉、玛瑙、玉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有丰富的玉石资源,埋藏于江中石滩下。玉石多呈灰、黄等色。将石块剖开,内里的纹理有黄、红、白、黑等色彩。如果按纹理、色彩雕琢,可制成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
新疆和田玉。主要产于和田一带,玉石矿脉绵长,从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开始,沿昆仑山北坡东行数百公里,都有玉石产出。新疆产出的玉90%是山料,只占产量的10%左右。和田玉以羊脂白玉为珍贵,极为罕见。中国历代玉器所用的优质玉材,大部分出于和田,西汉以来即开始大规模开采,史书有记载。
辽宁岫岩玉和绿泥石碧玉。岫岩玉产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玉以品种多、质量好和开采历史悠久而著称。西起大连、普兰店,北至本溪、辽阳、鞍山,东到营口、海城、盖县和复县等地,都有玉石产出。绿泥石碧玉产于本溪县。其质地坚韧细腻,色彩绿、白分明,多呈条带状或斑块状花纹,很像翡翠,在国内外颇为知名。
广东茂名水成白玉。20世纪70年代初在茂名坳陷中首次发现。该玉呈白色,质地细腻,富有光泽,经岩石学鉴定,确认其为一种新型水成玉。
广西北海南珠和金光螺。南珠产于合浦县南流江入海处的浅海滩涂,有天然和人工养殖两种,有黑、白、金3种。1960年发展珠业,1985年年产珍珠5万斤,为亚洲产珠大县。
四川巴塘松石。色为蔚蓝色,有铜褐色花纹,质地坚硬,是制作工艺品和镶嵌首饰的上等原料。有长20厘米、宽8厘米的巨石,为中国松石出产地之冠,年产达360公斤。
青海玉和紫晶矿。祁连县境内有丰富的玉矿和紫晶矿,玉矿呈绵延数十公里的矿脉,玉质较纯,颜色绿,紫晶蕴藏量大,为中国紫晶第一大矿。
湖南江华县“丹霞宝石”。该宝石在日光和灯光下变幻出红、黄、绿、白、紫等多种色彩。
福建九龙江木鱼石。20世纪80年代在九龙江中首次发现。
台湾的珊瑚和高粱红。珊瑚产于台湾沿海海底,有红、白两色,为制作高档首饰和工艺品的稀有材料。高粱红产于花莲县寿丰乡七星潭附近海滨,由紫红铁锰质岩构成,呈晶莹透亮的红斑色,为制作高档工艺纪念品和装饰品的优质“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