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树脂笔筒值得收藏吗?
题主说的这个“树脂”,应该是一种含有硅元素的有机玻璃。这种材料由欧洲于19世纪发明,而中国是在20世纪初开始使用。 古代中国是否使用这种材料做笔筒,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资料和实物报道。不过我们可以参考同时期的西方国家的情况来做一番大致的想象。 上图是法国画家欧仁·莱兹(Eugène Lézine)于1873年创作的《读书姑娘》(La Femme à l'oeillet)一书中的插图,描述了一个女子在读书,而她的书挡住了她胸前的一大片风光。为了阅读方便并保护隐私,这位女性把书向两边翻开,并用一支毛笔插着夹住,而笔杆恰好被她的手指夹住。我们仔细一看,可以发现这竟然是一支铅笔!而且最妙的是,这支铅笔还是用一种当时非常时髦的材质做的——陶瓷!
如图所示,这是一支外形类似现今铅笔但笔尖很粗的蘸水笔,笔管为细长的瓷管,上面还印制了花纹,这在当时可是相当精致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西方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普遍使用这样的彩色铅笔,那么我们估计中国人也有使用过类似的彩铅,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相关的文物而已。如果这样的话,使用同样材质的笔筒自然也就有可能是存在的。 至于题主说到的这个“树脂”笔筒,我认为有可能是现代物品或者近代的复制品。这是因为:
第一、从字面上理解,“树脂”是指植物分泌出的油性物质,而我们都知道木材是可以用来造纸的,也就是说“树脂”可以提炼出纤维来造纸张。但是“树脂”能否像木头那样直接做成书写工具,我目前没有查到这方面的资料。
第二、中国古代有没有“树脂”这个东西呢? 有!而且是大量的一种建筑材料。在古代中国建筑中,有一种被称为“琉璃”的装饰工艺,就是用各种颜色的玻璃和琉璃瓦建成五彩斑斓的宫殿,而这种带有透明感的彩色材料,正是来自于“树脂”——也就是古代中国对琉璃材料的称呼。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展示的便是北京故宫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而据我所知,现在有一些古董商人和网络店主,经常拿着一些色泽鲜艳、看上去像“树脂”的材料,谎称这是来自古代的笔筒,欺骗那些喜欢古董又不懂古陶瓷知识的买家。 我曾经在网络上见到有人这样卖东西,一个所谓“元青花”的笔筒标价上万元,而一个所谓的明成化斗彩碗要5.6万元!其实这些所谓的笔筒和碗,不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仿真工艺品,所用的材质就是所谓的“树脂”。 看到这里想必题主也已经明白了:所谓的“树脂”笔筒,有可能仅仅是现代仿品或近代的复制品,并不存在什么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