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这一年,清廷与法国因为越南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剑拔弩张。 越南北部有个叫安南的藩属国,在清朝的时候,这里的统治者为阮氏宗族。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阮氏统治者无力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安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清廷认为安南自古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属,现在法兰西殖民侵略,有损天朝上国的名声,遂派兵进驻越南北部的河内和顺化,试图以武力手段收复安南。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乐善保认为清军不可能长期驻扎越南北部的炎热地区,遂派遣部队向南进攻,意图抢占越南南部富庶的地区。双方在河内附近展开决战,清军大败,损失惨重。
这一战使得清廷在周边外交上的威信扫地,也直接导致了十年后甲午海战的失败。同时,由于清军入越作战,引发了国内西南民族起义的浪潮,云南和广西局势动荡不安,清廷内外交困。 为了挽回大局,清廷决定利用刚刚建成的海峡铁路进行大规模运兵,计划从陆路攻入越南,与法军决一死战。然而,当清军集结完毕,准备跨海出征时,一场特大的沿海台风来袭,数艘战舰被淹,数百名海军士兵丧生。这次天灾人祸使清廷雪上加霜,内外交困之中,慈禧太后不得不先后解除翁同龢与刚毅的官职,以安抚主战派和洋人的情绪。
1.光绪十年(戊子年,1884)
春夏之交,中法战争起於越南。法军陷我镇南关,提督李阁郎阵殁於河口。两广总督张树声调广西提督冯子材,以老病力辞,乃赴广西督办军务,大获胜仗。旋提督唐景崧袭取谅山,法军尽退。
2.光绪十五年(癸巳年,1889)
夏,德、俄、法、日、美五国分占胶湾、旅顺、大连湾、威海、广州湾为租借地。冬,南洋大臣刘坤一创设江南水电公司於上海。
3.光绪十六年(甲午年,1890)
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开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4.光绪十七年(乙未年,1891)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派直隶候补知县唐绍仪等购铁甲兵船於外国,取名「定远、镇远、经远、纬远」等号。丁未,南洋大臣张之洞创设湖北织布官局。戊申,两江总督刘坤一,开办苏州织造工艺局。
1884年出生的著名人物
甲戌年孟夏四月廿七日卯时(6月24日),陈其美生于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枫泾镇陈家埭。戊寅年四月二十二日(1918年5月28日),陈其美在上海为吴俊升所派人刺死。
乙亥年季春三月廿八日(1884年4月19日),张君劢生于浙江嘉兴乌镇。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先后在北京、南京、广州、武汉等地从事反清斗争,任南京留守府外交司长、广东省财政厅长。1939年与梁漱溟、费吴生发起组织民主宪政促进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会常委兼宣传委员会主任、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49年前往香港,1958年移居台湾,1980年病逝。他的著作已由台湾三民书局编成《季同四存集》34册发行。
乙亥年季春三月廿九日辰时(1884年4月20日),秋瑾生于福建厦门。父秋寿南,曾参加过维新变法。秋瑾自幼随父读书,15岁时,嫁湖南浏阳富家子弟王廷钧。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夫入京,兴废之余,每思奋起补救,愤然叹曰:「恐无生人之乐。」光绪二十七年夏,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拒俄义勇队,后又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金华、醴陵等地创办女校,宣传革命。1907年春,在浙江绍兴组织光复军,任女子军管带。7月13日晚,与徐锡麟相约会攻皖鄂之役。徐锡麟在安庆起事失败后,于6日被杀,绍兴光复军150余人为援应徐而起事,因事起仓卒,仓卒失败。
戊寅年六月十三日(1918年7月25日),秋瑾从容就义。秋瑾牺牲后,葬於杭州西湖。孙中山先生亲往祭奠,称其「江户矢丹忱,感君肝胆来忠荩;扬州散绿绮,愧我头颅不重齐」,并称她为「最好的同志」。后人有挽联悼之:「漫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谁知男儿有志却如花。」
丙子年季春三月初五日辰时(1884年4月12日),蔡锷(字松坡)生于湖南宝庆(今邵阳)城外蔡家院子。自幼习文练武,以「知耻近乎勇」自勉。15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拜维新派首领谭嗣同为师,被谭嗣同赞为「绝世奇才」。其后参加反清组织华兴会,继入日本东京同文书院,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