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家有几个张弓?

蒯佳煜蒯佳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泻药 这位知友的问题有意思,他可能不知道张弓是我爷爷。我爷爷的字在民国时候很有名气,据说和于右任、林散之等人并称“书法四大家”(此处为爷爷自己吹牛,请不要较真)。不过确实也有人收藏过他的字,比如国民党元老张继就曾经收藏过他的一幅字,上面还有张继的跋文。

解放后,我家祖孙三代都在北京邮电部工作。我爷爷因为字写得非常好,被调入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编写民航专用的各种文件资料,并经常为局领导和外国来宾写横幅、书信之类的。因为他擅长草书,所以经常会看到他用草书写一些标语之类的东西,内容大都是表达飞安决心或者迎接XX视察之类的。

这些文字后来都收集在我奶奶那里,我小时候见过很多,但是长大后都丢了。很可惜! 但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是有些人的笔记中有关于我爷爷的文字记载,这些记载中都有提到我爷爷的号叫“张弓”,名字叫做“君木” 我举一个例子吧,这是原民航总局局长叶选平(叶剑英的儿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对我爷爷的专访。这篇文章刊登在当年的《民航日报》上。叶选平在文中称我爷爷为“张君木同志”,称呼他为自己的“老领导”。

当然,我这里也有我爷爷自称“张弓”的证据,不过这份证据有点搞笑。这是五十年前我爷爷写的日记,他记述了当时和一位姓王的飞行员一起练习射弹(射击)的事情。他在日记里称王姓飞行员为“王武”,称他自己为“张弓”,这显然是他开玩笑自黑的时候用的外号。这个外号也证明了我爷爷确实爱射箭——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射箭,到了老年依然如此。

其实,我爷爷年轻的时候不仅书法好,而且文学功底很深。他写了一手好的文言文,也能写非常好的现代文。他给小孩子(包括我)讲古诗时,常常把诗意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然后再用文言形式重新写出来,让小朋友们背诵。他很善于讲故事,小时候给我讲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多得不得了,让我着迷得不行。

我爷爷最大的爱好是听评书,尤其喜欢连丽如先生的《隋唐演义》。每次听到精彩之处,他就激动万分,拍案惊呼。可惜的是他听评书最常带的随身听坏了之后,再没听过。他一生最恨的人不是日本人也不是国民党,而是汉奸。他对汉奸的痛恶远远超过日本人和国民党。

明果明果优质答主

张弓是笔名,本名弓长,中国书画家,山东高密人。著名国学大师冯其庸的得意门生,曾为冯其庸先生的晚年助手。张弓自幼受母亲孙凤鸣(山东省著名女书法家)的艺术熏陶,8岁便能临摹字帖,后来转攻中国画,主攻齐派大写意花鸟,山水、人物多有涉笔。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级专业大展并获奖,有美术、书法、文学作品集多部出版发行。

张弓,原名程文君,1950年生于四川成都,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结业于北京画院王明明中国画高研班。作品先后入选第七届、八届全国美展及各类国内外专业大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入选由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现代花鸟画展、全国当代工笔画大展等展览。《国色天香》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年画展。《家山醉晚》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当代中国工笔国画大展银奖。《大山醉晚》入选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国画年展。《竹寿图》入选当代中国花鸟画研修院首院展暨《当代中国花鸟画》大型画册中。《家山雾晚》入选2004年第二届中国画大展。《秋声赋》入选201年234届中国花鸟画展并获铜奖。《幽韵》入选2007年236届中国花鸟画展。

在社会的发展中,艺术形式的不断变化,涌现出诸多的艺术家。其中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也有滥竽充数的假艺术家。张弓是一位德艺双馨的美术家。他的画作博得了人们的称赞,得到了美术界的高度认可。同时他还在美术教育事业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美术人才。我们作为美术界的前辈深为欣慰。我们坚信在张弓的辛勤耕耘中,一定会培养出更多的桃李,为中国的绘画事业培养出更多的接班人,为中国的绘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