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发杨中国美术?

越月妍越月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艺术算中国的,什么样的艺术算外国的(我这里所说的外国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 《尚书·禹贡》里有云:“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舜赐给禹一块黑色的玉,作为表彰其治水成功的信物。这黑色的玉就是后来诸侯朝见天子时所执的贽见礼——所谓“执圭”也就是拿着这块黑色的玉。这种黑色的圭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礼仪用品。从尧舜时代开始就是这样了。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颜色特征鲜明的玉器视为华夏文明的象征。

《周礼》里记载了更加详细的制度: “大宗伯……以圭祀日、月、星、辰……以璧祀天之镇星……” “小宗伯……中春令祭社稷……若蜡祭祀百神。”…… “若王不加冕则不祭”(冕为冠冕,相当于皇帝去郊外祭天戴的帽子) 可见在周代就已经有了明确的以颜色区分尊卑贵贱的制度了。到秦代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郡县制后,中央集权加强了,这种制度更是得到了强化。

汉武帝时设立了朝廷官职“尚书郎”,负责整理朝廷的文书档案,并且有权建议和批评丞相的工作。这个职位需要很专业的知识才能胜任,于是许多文人学士纷纷转行来做这件事。因为文人学士们做这个职位是需要脱衣服(穿官服)的,所以也称“脱衣服之官”。汉承秦制,又加上汉朝的皇帝喜欢画彩色图画,所以这种以颜色分等级的制度和服饰就更加明确了。

到了东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世家大族垄断政治,他们的子弟不用通过科举考试就能做大官,而且这些世家大族还经常相互通婚,更使社会等级变得明确而稳固。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士族阶层的人自然就更注重自己身份的象征——穿着讲究,书画也追求档次。他们对于艺术的选择自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那些出身寒门或者平民阶层的艺术家虽然可能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但也往往不为上层的社会所重视。(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和陆探微都是出身贫寒,但他们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得到很高的名望。最后只能感叹命运的不公啦!)

所以我说,这种以颜色划分等级的制度其实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不再用颜色来标识尊卑的地位了而已,但它已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存在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人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帽和化妆风格。但是无论是谁在选择自己着装的时候都不可能超越自己的社会身份。比如警察就不能穿着戴着墨镜去执勤——“形象”和“个性”都是建立在遵守公共规则的基础上的。否则乱套了。

能宸一能宸一优质答主

弘扬中国美术要从传承开始说起,中国美术的传承,首先是在中国传统的根基上进行传承的,在中国传统的根基上有自己独特看法并且进行发展,这样的传承方式是最好的,如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是在师承徐渭、陈淳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性。弘扬中国美术不是只讲传统或者只讲创新,而是要在传统中找到创新的道路。

中国美术在弘扬的路上不应该受其他艺术形式的制约,尽管现在中国油画发展很迅速,但中国画依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不应该被任何外来艺术制约,而是应该在本土中发扬壮大。中国画有自己表现感情的独特方式,有自己的笔墨的审美意义,有自己的意境追求,它应该按照自己的道路不断发展。

要弘扬中国美术,就首先要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近代以来,受外来思想文化影响,不少国画家一度对自己的艺术传统丧失信心,而一味地求新思变。但事实上,正是这些怀疑和“革命”的心态制约了中国艺术的正常发展。所以中国美术的弘扬要从根本的价值重建上做起。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它所包含的智慧与方法足以应对不同文化带来的挑战。中国艺术的未来发展应当具有更强的文化自信心,从自身文化精神与价值标准出发,处理好传统中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