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有没有实际价值?

伏咨默伏咨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试着从不同角度来解释一下。 首先,所有货币都是信用货币(这里不谈实物货币M1和M2),也就是说你印一张纸上面写着“价值”,我就得遵守这个约定,支付等价的东西给你;如果你不守约,我可以不理会这张纸,你也没办法。这就是信用的意义所在——我用纸币作为中介,你以商品作为中介,咱们互相承认对方的行为,从而简化了交易过程。

其次,任何货币都有持有成本。比如我手上有一百万现金(M0),我要把它花出去,有两种途径:要么直接花掉换成其他东西(这样的兑换率叫通货利率),要么投资,获得收益后再花掉(这样得到的价格肯定比直接花掉高,高的部分就是持有成本,因为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不论哪种路径,这一百万始终都在流动,没有变成固定资产。如果我不花钱,只存起来,银行也会付给我利息,这种利息也是收入,而且是不交税的收入哦! 如果我不肯花钱也不借钱,手里拿着一百万不动,银行也没有办法,只能提高我的存款利率,吸引我来消费、投资。总之,无论采用怎样的货币政策,只要我在手上一百万,就会不断地付出成本。

从你的问题看,你似乎认为钱只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有点狭隘。实际上,钱的唯一功能是计价单位,没有换算成实物(物质或服务)的实际意义。你可以把一元钱看作是一吨钢铁或者一碗米饭的标价,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二头牛或者三袋大米的价签。只要你认可这种转换的方式和频率,我们就认可你这个标价。 举个极端的例子:某人欠我五元钱,他拿不出,于是给了我一头羊,我们双方都觉得这样可以接受,成交!此时,这头羊的价值就等于五元。当然,我有可能觉得一头羊不值五元,而他还愿意接受,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鲁嘉琪鲁嘉琪优质答主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实际流通数量,要受其流通(市场)需求规律的制约,超出此规律的额外发行部分,就不再是纸币流通规律发生作用的正常货币流通量的组成部分,而是变成了超额流通量或不必要发行的超量纸币,是多余的“水分”,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从本质上面来讲,人民币是不具有实际价值的,其流通性完全在于国家的支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