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圆形筹币是什么?

厉江萍厉江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嘉禾六棱形钱”,又称“嘉禾钱”、“六角星钱”等。 这种钱币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很晚,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来看,最早的一种“嘉禾六棱形钱”出现在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十月,在贵州遵义府出土过一枚,但此钱极小,未经传世。

之后在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于云南曲靖卫屯垦的士兵的墓中出土过一批,数量约为300枚,这些“嘉禾六棱形钱”大小相当,材质为黄铜,质软而新。

再之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云南省昭通县境内的一块岩壁上发现大量这种六棱形钱,当地百姓称之为“海眼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从明朝到清朝中后期出现的“嘉禾六棱形钱”,形状一致,但上面铸刻的图案却很不相同,而且这些钱币虽然表面上带有金属光泽,但实际质地松软,用手指轻轻刮划就会留下痕迹,这说明它们并非青铜制做,而是铅锡熔化后浇铸而成的合金货币。 “嘉禾六棱形钱”上的花纹各不相同,在正面均铸有嘉禾图,且都只有两根穗芒;但是背面却有区别,在个别钱的边缘还印有文字。 经过比对,这些“嘉禾六棱形钱“可以分为四式: 一式:在背面的正中位置铸有“广”字。 二式:在背面的正中位置铸有阿拉伯数字“一”“二”“三”或“正”“兴”“盛”等。 三式:在背面的上下两面各有一道横线。 四式:在背面的上下两面各有一条竖线。 这四种类型的“嘉禾六棱形钱”,除了第二式的“广”字和第四式的竖线或横线有所差别外,其他都不不同,并且都是一次性铸造而成的。

初静昭初静昭优质答主

1954年在河北获鹿县(现并入鹿泉市)获鹿公社铁陨坑附近,农民平整土地时出土一批形制奇特的圆形方孔钱币,因为坑传称“燕下都”,出土货币遂命名为“获鹿圆钱”。

获鹿圆钱是早于秦代的一种圆形方孔贝壳形货币,它距今已有二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中国钱币的进化,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由杂乱形状过渡到刀布状,由刀布状过渡到圆钱,由圆钱的圆周无郭、文字小样过渡到圆周有郭、通称五铢的汉制钱。因此获鹿圆钱是探讨中国钱币起源与形制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实物,被中外古钱币界所注目,被誉为“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由刀币和布币向圆钱过渡的桥梁”。

获鹿圆钱出土地点是在史籍明确记载战国早期燕国“武阳城”和燕下都之内的下都新市区遗址南500米处,1974年春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在燕下都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三枚钱范,证明这里在战国时期是造币厂,燕下都曾是燕国的政治中心。

201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发掘了鹿泉市获鹿镇西封仲村北战国古城,出土了布币、圆钱和贝等,证明这里是一处燕国小城,当是燕国的铸币作坊所在地,出土货币之坑很可能与铸币有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