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有哪些防伪技术?
在纸张的光学特征中,可见光特征是指用自然光或日光灯光源照射时,所看到的纸张的颜色、亮度和灰度等。其中,色度是评价纸张外观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对防伪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的纤维颜色主要有蓝色和红色两类。 由于棉纤维含有色素物质,所以用棉为原料制成的纸张,如报纸、信纸等,在自然界光照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而木浆中除木素外还有胡萝卜素等物质,因此以木为原料制成的纸张,如课本、书刊等,在自然光线下也会有变色现象。如果适当控制造纸原料的配比,就可以使纸张拥有不同的颜色,达到“一纸多用”“以纸辨假”的目的。例如,我国的央行钞、法院传票等采用了红色作为防伪标志;美国的50元钞票采用了蓝黑两种颜色印制。
在纸张制造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抗水印剂和荧光染料,来提升辨别伪造纸张的效果。 例如,在普通纸中加入白色抗水印剂后,再利用反相印刷工艺印制钞票,即使用水浸泡或者用手揉搓,也不会褪色或者露出印迹;在特殊纸中加入特制的荧光染料后,夜晚在紫外灯的照射下,会显现出特殊的符号或者字符,用来警示伪造者。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人们还发明了其他许多防伪技术,比如热敏防伪、安全线防伪、隐形图案防伪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总之,在纸质货币发行过程中,除了采用防复印油墨、光变油墨等传统防伪措施以外,还将更多地运用数字防伪等技术,不断提高现金防伪能力。
1、水印
在直观上可以被观察到的多层次水印,具有较强的防伪功能,给伪造者设置了难以逾越的技术障碍。在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券纸上分别设置了固定人像水印和固定花卉水印。在50元、20元、10元纸币上分别设置了“天安门城楼”、“荷花”、“月季花”多层次水印。1999年版1元纸币也采用双色接线印刷技术。
2、红蓝彩色纤维
在彩色纤维的质地上,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还采用红蓝彩色纤维,在紫光灯下,可以看到纸张中分布有不规则的红蓝彩色纤维。
3、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
第五套人民币1999版100元、50元券,在钞票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999年版20元券安全线在钞票背面),在不同角度下观察,颜色会发生变化。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100元券安全线上的图案由缩微字符¥100组成,用仪器检测有磁性(简称全息磁性开窗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20元券采用了全息接线技术)。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50元券安全线缩微字符¥50。
4、隐形面额数字
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的100、50、20、10元纸币采用了特殊的印刷工艺,即采用了凹印隐形面额数字。以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上的隐形面额数字“100”为例,观察者面对光源做上下倾斜晃动运动,方能看到票面正面左上方椭圆形图案中有字样为“100”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