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长富的书画价值多少?
司长富,字寿丰,别号养浩庐主人,1942年生,广东普宁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其书工篆隶,尤以草行见长;绘画则山水、人物、花鸟俱佳。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个人艺术成就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录》等数十种辞书。出版有《司徒富书画集》(上、下卷)、《司徒富画集》、《司徒富书法集》等多种。作品还被多家博物馆和纪念馆收藏。
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我认为我的作品价格应分以下几种情况来讨论:
1. 如果我的作品还没有完成从“创意—草稿—定稿—创作—整理”这个流程,只是半成品或者初稿的话,我的底价应该是成本价加上我的劳动付出。比如说我画一幅山水画,已经画出轮廓,但是还没有上色,也没有题款和盖章,那么这幅画的底价应该是我所用的材料的成本加我的时间成本。材料包括宣纸、墨汁、颜料等等;时间包括构思、设计、草稿、定稿、创作、整理所花费的时间。当然这些成本都会分摊到每一张作品上面。
2. 如果我的作品已经完成“创意—草稿—定稿—创作”这个过程,但是还没有进行最后的“整理”工作,比如整理画面,题款盖章等等,我的作品的底价应该在第一步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制作费用。因为从“创意—草稿—定稿—制作”这个过程也是我付出了劳动的。
3. 如果是刚刚完成的精品或力作,我可能会适当提高底价的百分比,因为这个时候我的状态是最好的,也是最容易把握细致的。当然如果作品完成了从“创意—草稿—定稿—创作的整个过程”,那自然是更好,这样价格就可以参考第二点的增加了。
至于最后成交价的问题就复杂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现场气氛、买家信心、卖家心态等等都影响最终的价格。 不过作为一名职业画家,我所希望看到的是我的作品作为艺术品来购买,那样的话我可以继续我的艺术创作,对于中国书画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