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邢窑碗价值如何?

刁照洋刁照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唐邢窑白瓷碗,有正常的胎骨和完整的修复痕迹(底部修补)。从修补的方法、使用的材料看,应为官方修复。这样一件官修的唐邢窑白瓷碗,如果完整的话,起码应该值五万元。 但这只是这件瓷器的理论值或保守估计,因为影响瓷器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器物的存世量、器型、工艺水平等。而这件器物属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因此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首先,这确实是唐邢窑的瓷器,但并非是唐代的。在唐代,由于烧造技术的原因,青釉是最主流的颜色。这种白瓷要到晚唐五代才有出现,而且数量极少。到了宋代,北方的白瓷虽然数量很多,但依然以酱色为多,白色的瓷器还是少见,因而有着“北宋无白”的说法。南宋时,景德镇开始发展起来,创烧了影青瓷器(俗称哥釉)。这种瓷器质地细腻、胎体轻薄,同时由于刻花工艺的运用,使得所刻花纹具有浅显的线条,给人一种淡雅清秀的感觉。到元代,始有所谓“元青花”;明初,又有“亮青瓷”,皆为白色。不过这一时期的白瓷,都带有一定的青色。要到明代中后期,才能见到纯白的瓷器。 所以,这件器物虽然是唐邢窑的,却并非唐代的。

其次,这件器物有修复的痕迹,那么以前是否完整无从考证,不过能知道的是,这件器物最少经历过两次火灾。因为正常的瓷器修复工艺,是先要去掉烧制过的瓷层,然后在胎体上进行修补。如果是第一次火灾,那么只需去掉表面的瓷层即可。不过据资料介绍,在唐代,遇到火灾后的补救方法是“覆以黄泥水”……那这层薄薄的瓷器如何能够承受如此厚重的泥土?恐怕原先的瓷胎也要被压碎一层吧!所以,这件器物表面厚厚的包浆(这是多年使用形成的厚度而不是土浸入的结晶),以及里面淡淡的火石红,都在表明它至少经历过两次以上大火。

这件东西虽然是唐代的,但是其形状更接近于现代的碗。而在唐代,最流行的容器却是盆子和碟子。比如西安出土过大唐盛世时期(公元705年前后)的陶盆,河北定州出土过一个北齐时期的琉璃盆,北京昌平发掘了唐朝墓道内的三彩盘……这些器皿当时都是作为洗漱或者清污(含洗手、洗脚)用的,和我们现在的用途倒是蛮像。至于这件东西,我估计也就是个盛饭的盘子。虽说用途不甚相同,但它毕竟还是个“高级货”——毕竟不是每个唐朝人都有资格享用青釉陶瓷制品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