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籍有价值吗?

宰韵涵宰韵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永乐大典》,初名《文书大全》(不是文渊阁),嘉靖皇帝让学士严嵩重新编撰,改名为《永乐大典》。

这部书是嘉靖皇帝命人抄录的,并不是刻本。抄录的过程相当认真和仔细,据记载,“字体齐整,用笔圆润”;而且采用双钩摹法,“内页每页有双行批校,行间有圈点,眉间或注墨以表示字句之疏密,版芯上方还标有书名及卷数”,看起来十分精美。 但是就是这样一部上好的抄本,到了明末清初,却出现了各种残缺,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此书的版本过于优良,很多读书人拿它当宝贝一样,但是又不经意地损坏了。

据说有的书商看到这样精美的抄本,就想方设法地弄一本回来,因为太过喜欢,甚至舍不得翻阅,结果放起来又不知其所以然,最后造成了缺页。 后来到了乾隆时期,皇帝下令辑佚,把《永乐大典》里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册,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

而明朝其他古书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很多书经过历代收藏者的珍藏,其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有些甚至成为了文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书籍中的知识陈旧过时或者错误百出。相反,由于古代作伪不易,很多古籍都是原本有误,传抄再误,反而越误越好笑,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比如说,明代张瀚所著的《松窗梦语》中有这样的文字:“余曰:‘此湖中何以有此树?’曰:‘此是杭城显贵之家池亭玩景之物,或秋露霜降之时,或雪深腊尽之际,红日三竿,帘旌乍卷,有人于此,赏玩何如?”

其实,这里写的应该是“苏堤春晓”,而不是“西湖晓景”;张瀚本人也许没注意到,但他错得妙趣横生,后人反倒难以矫正他这错讹之处,因为强行改正反而索然无味。 所以说,明人写明人读明的图书,即使有错也不足以误导后人。至于那些传世的名家著作更是不必说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