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长卷有收藏价值吗?
收藏品的价值在于它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人文价值,当然这些条件都符合了也不一定就能成为有价值的收藏品。 首先来看看这张图片的稀缺性如何。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重庆朝天门码头上游约100米处的江面,当时下游江水已经漫过滩涂冲入江中沙石淤积成沙滩。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武汉、南昌等多地出现严重内涝。当年8月7日,汉口火车站被洪水淹没;8月9日凌晨2时,汉口市长邓善祥率领干部、工人、士兵300余人在黄浦公园堤坝上筑起人墙,保卫武汉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这张照片就记录下了当时的这一幕。
从拍摄内容来看,这张照片无疑具有很高的稀缺性。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如此重要的照片却一直没有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直到60年后,即2014年才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或许因为此原因,使得这张照片的流通量相当少,估计原底片应该早就销毁或者封存了。
正因为如此,这张老照片的稀缺性还是得到了一定体现,在个别网站上的拍卖价格并不便宜。 这张长一点的抗洪抢险的纪实图片同样拍摄于1954年的洪水中,图片展示的是上海市消防队的英雄们乘坐橡皮艇前往救援被困群众。
这两张图片虽然拍摄于不同的地区(湖北和武汉)、时间也稍有差异,但发生的时代却都是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历经艰辛,百废待兴。 这两张照片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
另外还需要一提的是,上述两张照片的原稿都是在黑板上拍摄的,因此画面质量不是很高。不过,这反而增强了这些作品的特殊历史韵味和珍贵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