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通宝的价值在哪里?

穆三笑穆三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宝"字右侧的"宝"字,是繁体字“寶”。 「寳」字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寳,宝玉也。从玉,聲。” 《集韻》中則說 “寳,貝體也。” 我比较倾向于後者,因为漢代的「貝」字寫作「»,」這個字在古文字學上稱為「內貝」或簡稱「贝」;而《說文解字》中對於「貝」字的解釋就是 “貝,海蟲也。能語,象形。一曰水獸。” 看來「貝」和「寶」都跟海洋有關呢! 那麼先秦用貝為貨幣,戰國時期魏國曾發行過「明鏹寶」、燕國曾發行過«燕寶三鏹»,秦代則有«金狄寶」「龍鏹寶」等。

兩漢時期,錢幣的形制一直延續秦幣的做法,如“五銖錢”“赤銅魚鹽錢”“白銅魚鹽錢”等等。但這些錢幣上的漢字,卻都是小篆書寫的「寶」字;而王莽時期的“布泉”“契刀錢”以及东汉早期的“值萬錢”“直百錢”等,上面的錢文更是直接使用大篆書写的「寶」字。 直到汉武帝时期,因銅資源日趨匱乏,為了從物質上抑制盗铸錢幣之風,於是在鑄币材質上開始使用鉛錫合金。這種做法雖然有效遏制了盜鑄錢幣,但也使得製造工艺變得更加複雜,經濟成本上升,導致新舊錢幣在一塊區間內混行流通。為了避免錢荒,政府不得不大幅增加貨幣发行量,最終造成錢幣貶值,百姓苦不堪言。

公元164年,漢靈帝採納了宦官趙臨的意見,在廣陵郡(今江蘇揚州)及徐州附近鑄行新錢,號稱「永平銅幣",以代替鑄價低廉但鑄造難度较大的鉛錫合錢。

「永平錢」(或稱「永平錠")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復合錢,正面為光背小篆書寫的「寶"字,稱為"寶文";背面紋飾則由橫豎線交叉组成,形似方孔,遂有"交義"之称。「永平錢」重貨六铢(約相當於今天的一元人民币),與漢初的"半兩錢"同等重量,但價值卻只有後者的八分之一.。

這種新錢一貫通行至漢末,一直是漢代最主流的財貨之一。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南方的晉元帝司馬睿為了穩定市場匯率,發行「永興錢」以替代殘破不堪的「永平錢",此錢形制繼承了前者的風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