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珊瑚有收藏价值吗?
山珊瑚是产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且末县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珊瑚化石,属于古植物形态的化石之一。在距今约48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白垩纪时期,罗布泊地区曾经是浩瀚的海洋。当时,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退去,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尸体沉积于海底,形成了丰富的有机质沉积层;又因为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属于内陆湖泊,因此缺乏淡水冲蚀和风力作用,很好地保留了这层由有机物质形成的泥炭层和硅藻土。
这些泥炭层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而其中就有许多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以及同时期的鱼类、龟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化石。而在这些化石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山珊瑚这类古老的海洋生物。 与生活在现代的海珊瑚不同,山珊瑚并不喜欢温暖海域的环境,它们更喜欢冰冷深海的世界。
因此在远古时期,这种生活在约5.2亿年前的低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就已经具有了冻土层的生态特征。研究人员发现,山珊瑚的珊瑚虫体内含有大量脂肪,这在海洋生物体内是非常少见的,而且它们骨骼中的钙质也非常高。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使得山珊瑚能够适应寒冷环境和贫营养的深海生活,并且能够在沉积物里通过吸收水分来维持自身所需的含水量。 在数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身体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直到来到约3.5亿年前的石炭纪晚期,山珊瑚的体内才出现了色素细胞,这才使得它们有可能在暗黑的深海世界中形成真正的颜色。
随着地质时代的更换,地球的板块运动使得原属海洋的山珊瑚生存环境逐渐变为陆地,最终导致了它们的灭绝。而在此之前,曾经繁盛一时的山珊瑚已经扩散至全球的海洋,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