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没有机动船?
先放结论,有!而且不少! 甚至有人做过试验,用7节左右的高速火轮拖带80节左右的航速的明轮船。(当然实际运行速度肯定没有这么高,并且这种试验也没进行多久) 这里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在中国古代,有“舟”与“船”之分,“舟”主要指轻快的船只,而“船”则相对宽扁厚重。
在近代以前,中国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驴、马、车等,船舶主要是用于运输而非快速旅行。因此出现了一种类似于今天火车与火车的区别,即“慢车”“快车”之分——慢车是划桨的,快车是轮子的。 到了近代,由于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船体的材料从竹子木头等转变为钢材,使得船体可以做的更薄,从而可以在内河沿岸行驶。另一方面,近代出现了蒸汽机和钢船壳,使得船的速度有了飞跃的提升。于是中国出现了快慢两种不同性质的船,慢的是“航程迟滞,日行百里的老式船”,快的是“昼夜可通三省六邑的捷运新式舟”。 在《申报》上,时常可以看到有关捷运新式的广告宣传,如“某客由上海至武汉,原订船期十天……不料起锚后不久,顺风驶行,一日夜可抵中游重镇;经停岸上,换装煤土,不数时辰又扬帆西去……” 当然,这种船并非完全如现代的汽轮机动力的高速客运船一样,它还是带有明显的人力驱动特征的——即用煤烧炉子产生蒸汽,然后通过汽缸里面的活塞运动来使齿轮箱传动,最后驱动船上螺旋桨推进器。因此这依然是一种类似明轮水的交通工具。
但既然有了现代的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还要花力气去搞这种既无效率又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传统的行业壁垒,二是作为后发国家在学习先进过程中出现的模仿失灵现象。 传统行业壁垒自不必说,中国长期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导致其他产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滞后,出现了产业失衡问题,这一方面后面会谈到。
关于模仿失灵,这里有一则例子可以说明:日本最早在1895年便已拥有时速20公里的海上客运船,而到1930年代中国才出现同样速度的客运船。之所以出现这个时间差,是因为引进新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国内经济市场和劳工群体的适应能力等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