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六年是什么年份?
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从此,中国就开始了现代纪元的计算。然而,计算民间纪元的俗称“黄历”上的节气,却以公元1912年2月22日立春为标准,从立春节气开始计算。所以,民国三六年(公元1947年)是农历的癸未年。
一、天文年历
以公历1947年2月22日“立春”作为癸未年的标准,这一年的大年初二是其春日的开始,到第二年的春节壬午年,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乃是这一年的春分时间。所以,民间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等,都尚在今年的天干地支之中。
二、农历历法
我国历代干支历法和二十四节气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和规定,据传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渊源,它和天干地支以及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完全是一种传统的时间科学。二十四节气与六十甲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节气开始的那一天(立春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在人体的寅位,也就是在今年的丙寅年,而且,每年的春分点也会在甲乙丙丁中的某一日。
依据其严格的规定,立春这一节气必须在每年的二月二十四日前后,太阳黄经到达315度的时候才算真正起始,而不是按照民间所用农历的“立春”来算,因为农历的闰年有时会出现两个立春日,即上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及下一年度的正月初二日。而农历的元旦,即春节,一般均在立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