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用笏板吗?
现在一提起“笏板”,人们想到的大多是那些剧中大臣上朝时举着的手板。可古代的大臣真的都举着那种手板吗?
现存的史料中记载了四种礼制棍——笏板、简、策、鞭。但历史上,它们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东晋的戴宗就“以板缚袋挂于肩”,这是最早的记录。到了唐代,大臣上朝时才开始手持玉笏。宋代以后,石笏开始出现,金、元以后,又将笏板用竹制成。此后,笏板就作为常用的朝服首饰了。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中记载,有一个叫韦锦的人,“性狡狡而无素业。遂置田业,优游数年,永淳中,以一缣布沽死于市”。这个“沽”就是用绢布换钱。其弟问其所营,韦锦答曰,“我以笏板沽脱,何患不到!”从唐代起,有学问、有官衔的人才能举笏,一般老百姓是被禁止的。这个韦锦虽是个无业游民,却想用笏板换钱,就伪造了五十个笏板,每枚两块绢布,到集市上出售。
历史上海内外战乱,篡权夺位之事时有发生,前朝的遗老遗少为了避免祸及宗族,灭门大祸,就躲在山林之中,避世免害。为了表达内心愤恨,便模仿前朝遗老的生活,衣、食、住、行均以旧制,手持笏板,以示不忘故国。
清代《两浙徽灯纪》中说:“宣和中(公元1119—1125年),有士人于越中(浙江绍兴)见老媪以苇帘覆肩,惊问之。曰:‘昔日夫亡,守寡多年,每思哭泣,恐污眉睫,乃覆此以掩泪也。’士人返里,亦以白纸涂肩,曰:‘吾不能使两袖清风,暂此染成一点白头耳。’遂称‘白头翁’,久之,相仿效而成俗。”就是说,宋代有个女人为丈夫哭哀,而肩头毁伤,以致生痂,遂用芦苇帘围遮。久之相仿效成俗,用芦莱遮肩以避灾难,延至明代,又演变为用白布、白纸覆盖。清人俞樾《茶香室从钞》卷三四中谓“今人哭父母,挽髻(发髻)衰绖(黑白丧服),以头撞棺,哭终乃去,谓之叩头哭。此即古之缟送哭也。”也谓“今丧服,用纸衣纸帽、纸棺木……”因为用布、纸遮丧,所以“孝子”、“孝妇” 便用棉、纱、绢、帕之类,掩眼、塞耳,终日不言,以至于哭,以至于悲踊。在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二中说:“丧家用白纸剪制老禽寿客花卉等状,缀于臂,袖之手痛,谓之挽衫;兼题诗其上,折而挂诸柩前。”更是明确说了这种习俗的形成及所用之物。这些以帽、袖、臂裙、衬衫为之的“头帕”,就成了清俗的“袖笏”或“挽衫”了。
“笏板”或“挽衫”的用意,一是不能忘记先帝,表怀故旧之思;二是追悼先帝,感伤世事; 三是对先帝的忠诚哀恋;四是有“手版”、“手抓”的寓意,就是准备上朝议事或执掌国之权柄;也可以是手里握着一块玉“笏板”,来表示自己有资格充当朝廷的辅佐能力,能担当此任。
(本文据《浙江史志医药卫生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