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和铜哪个有收藏价值?
白银和黄金一样有着金融属性,是一种被世界广泛认可的交易货币,所以白银价格是易受到国际局势以及经济预期影响。但是白银的储量远远优于黄金,并且价格更为低廉,所以白银的价值要远远胜于黄金。白银是一种天然形成的白色贵重金属,它的化学符号为Ag,来自拉丁文的“Argentum”,字意是“银色的”。在古希腊,人们把银叫做“光”、“月亮”、“月亮之光”和“月亮银”。在中国古代,银和金被看做是珍贵的金属,其价格和产量往往是国家控制着,而“铅”则是用来表示“贱”的金属。“银”字的金文繁体字写法像一条鱼和一个人形图案,这反映了古人用“鱼”来表示银的称呼,因为古人用银制做的鱼形的“鱼符”作为“符信”或“符节”。而“铜”字的繁体字“銅”则从革从弓从金,反映了铜是饰于弓上的金属,因为铜是一种天然的带有微红色的“紫赤色”的金属,它的名称即来自“赤色裹者” ,古人常把它用来制作装饰品和祭祀礼器,所以“铜”字从“弓”。在古代,由于冶炼技术并不发达,铜的冶炼成本十分高昂,所以铜的价值远高于银。在秦以前,作为流通货币的多是“贝”类,如《说文解字》:“贝,海介虫也。居海上,非泼川泽中,甲背四方。象典生切。”而青铜器则出现于商周时期,成为礼器,所以金银在战国时期并未被作为货币广泛使用。铜在秦代成为法定货币与通行货币、而银仅作为装饰品使用。
到了明代,银在官方的赋税征收、政府支出、仓库储存和商业流通中都成为了法定货币和单位、铸币的金属含量与质量标准。“明初,以布帛为中统宝钞,禁金银交易。至宣德间,海内无事,商人始重金银,轻钱钞,其法遂变。”在明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朝廷下令将金银交易纳入法制的轨道,规定金银交易使用秤杆,使金银交易“有律可守”有法可依,使得金银的使用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明代后期,由于明王朝的通货膨胀逐渐增大,“天启年间遂废用银两、钞钱之制,专用钱文”,货币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明代民间,铜币取代明初的纸币已成为主要货币,成为明代货币的重要部分,金银币的使用范围也日益广泛,金银货币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收藏价值。因为铜币是民间通行的货币,所以明朝后期铜币与金银币一起发挥着货币流通功能,成为明末纸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的主要原因。而在民间,金银还用于馈赠、婚姻或装饰等消费。由于“以物易物”和铜钱币值的贬值、“纸钞法币本位制”的崩溃,以及明代纸币在明末的信用危机日益严重,铜币在民间流通的地位愈发突出,逐渐成为明代最主要的货币,而纸币与金银币反而成为了收藏价值比铜币要高得多的收藏用品。
到了清代后期,朝廷开始铸造铜币,这种铜币正面印有满文的“光绪元宝”字样,上面还有皇帝龙画的图案。由于清代铜币的广泛流通,使民间也铸造了很多铜币,这些铜币的样式有圆形铜板、方形铜板和梅花形铜板。铜币和银币、纸钞、越南币一起流通于越南,成为清代末期与近代越南的货币之一。铜币从明末的出现到清末与纸币、金银币共同流通于越南,其收藏价值仅次于金银币和纸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