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书好不好?
从总体上看,清代学者所校定的古书版本,质量普遍很高,流传到现在的清人的校本,有如名家字画,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因而大多秘而不宣,流散于世的极少。藏书家和古籍研究人员的共同愿望,就是希望能广泛搜求这些善本秘笈,公之于世。为此,早在四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汇印清代学者所精校的古籍的设想。解放以后,这一设想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搜求与整理,在海内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鼎力支持下,这项计划现在终于能够陆续实施了。
不过,应当说明,同古代校本一样,清代学者的校本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通校全书、精加校雠的;一种只是在某一部分或某些篇章中略示己意或略作校正的。印行古代学者的校本,最好是在通校全书并对原书的文字做了系统的整理上,才能真实地反映这位学者的治学旨趣和学术成就,也才能真正发挥其校雠版本的价值。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里所选收的书,还不可能全达到这一要求,但选收的基本上还是第一种情况,都是精校全书的或虽非全书而具有重要价值的。我们是把它们作为善本、秘笈、珍本来整理、影印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为了保存学术上、文献上的底本,保持版本的原貌,而且为了显示这些校本本身的文物价值,不仅采用了这些古籍原来的刻本、写本、抄本等孤本、善本,或采用接近原刻、原抄的版本,有时还根据情况保留了原书的批语和圈点,甚至连原书中有特色的装帧形式也做了保留,只是对那些纸张轻薄而有墨浸的,原板漫漶不清的个别版本换用了较为接近原刻的较为清晰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