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多少颗珠子意义?
佛教是以修行而达到一种精神与灵魂的终极自由与圆满为目的的,因此佛教的手串主要多为36、41、108、180、540等数目的佛珠,其源于释迦牟尼在雪山苦修时的十二大劫。三十六颗珠的佛珠常为修密法所用,也称为三十六渡佛珠;四十一颗珠佛珠,在每十颗珠间有一距离较远的珠为记珠,记珠代表观音菩萨,也代表修行者,十颗珠代表十方世界,四十一代表十方世界中各有十方世界之义,整串佛珠表示在修行过程中历经无数艰辛曲折方可渡过生死苦海;此外还有百零八颗珠、一百八十颗珠以及五百四十颗珠等多种数目,数目多寡的法理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取向的,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手串珠数可大体分为四种,一是三十六颗珠,其取自孔子著作《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依孔子的修为把一生分为六个阶段,每段以六计数共为三十六颗珠;二是四十二颗珠的,一般为每七颗珠间加一较大隔珠来标识,此手串所依的典故是《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的“人生有六纪”,依此人生分为六个纪元每纪七颗珠共四十二颗;三是百零八颗珠,其与佛教手串意义相同,但佛教为表渡过生死苦海,儒家则改为“平天下”;四是五百四十颗珠,意义与儒家百零八颗相同,只是增加了“普度众生”之意。
此外还有专供女性使用的七十二颗珠和十八颗珠女手串。七十二颗珠取自宋朝程颐所著的《识仁说》中提出的“七十二候”,此说将每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各分为三候,累计为七十二候,以此表明女子顺时而为,内修道德外持妇德。十八颗珠子一般多作成手镯形式,其取自宋朝朱熹的《中庸章句集注》,将“中和”分为十五次修为,外加一次开始一次结束以及一次圆满,累加为十八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