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二十局是什么时候?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改五务为二十局,设铸钱将军一人,副将四人,参将八人,都司四人,守备二人,左右军百户各一人,领催十三人,外委四十人,护军校六十一员,骁骑校二十七人,火者三十五人,匠役一千二百八十九人,坐役百六十有二。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罢直隶宝河、宝源二局,以二局铜银改拨江南、江西、云南三局充铸,是岁得大钱二千三十三万馀串。次年江南、江西、云南增役各二百馀人,自后钱数渐增。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改五务为二十局,设铸钱将军一人,副将四人,参将八人,都司四人,守备二人,左右军百户各一人,领催十三人,外委四十人,护军校六十一员,骁骑校二十七人,火者三十五人,匠役一千二百八十九人,坐役百六十有二。
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罢直隶宝河、宝源二局,以二局铜银改拨江南、江西、云南三局充铸,是岁得大钱二千三十三万馀串。次年江南、江西、云南增役各二百馀人,自后钱数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