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信封邮票有收藏价值吗?
随着人们日常工作中交流的日益增加,寄信已经成为沟通的最常用的方式,信封和邮票作为寄信的必要物品与邮路相辅相成,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邮件业务的发展变化,信封邮票也随之发生了大量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印刷体的,手写的,有单色的,有套色的,各式各样的信封邮票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邮事资料。现在人们已经不再用传统的书信来交流,而是选择了现代的电子通信工具。曾经陪伴着人们进行交流的邮筒、邮车、邮票、信封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留下来的只是一些收集或者作为历史文物进行展览。
邮筒、邮车、邮票和信封已经成为历史,随着他们的消失,一种叫做“封”的新邮事资料应运而生,并且被纳入了集邮的领域中。“封”并不是邮票也不是信封,我们所指的封是指在邮事活动中,加盖有邮政日戳的信封,或者邮资信封,也可以理解为带有盖销邮票特征的信封,或者特制的纪念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就是盖销,贴上邮票寄出去,到达对方手中的信封就是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邮政业务的变化,邮政明信片与邮资信封已经成为邮件寄递业务中使用最普遍的邮政用品,所以,邮资封片也被纳入了封的范畴。
民国时期封片票的收藏和研究有着很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民国历史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是中国人由站起来,到富裕再强大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外有西方强盗虎视眈眈,妄图把刚刚苏醒的东方睡狮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内有封建残余和守旧思想严重阻碍改革和中国进步。中国人民的有识之士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不断寻找救国之路。从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到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到孙中山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再到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事实,都见证了中国人民为摆脱奴役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尊严,实现和平建国道路所做的不懈努力和牺牲。这些都反应在当时发行的的邮政品中,邮戳上,信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