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沉香木朝珠吗?

溥珊锦溥珊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朝珠是清代特有的吉祥饰物。清入关以后,为了规范礼仪,于顺治九年定制,凡朝服皆配用朝珠,此后又经多次申严禁革,皇帝、皇太后、皇后及皇子、皇贵妃、贵妃、妃、嫔等贵戚、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京员及地方官等都可以佩戴朝珠。佩戴时,内外官员及后妃等都根据品级、等级的不同而使用珠料各异的朝珠。皇帝的朝珠以东珠(即珠光色泽呈浅月白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表面具黄褐色、暗褐黑色的沟纹的珍珠),皇后等后妃用珊瑚珠、琥珀、蜜蜡及金星石等贵重材料制作,其它品级人员按玉贝、琥珀、水晶等。但也有例外,如皇帝在举行大祭宗庙或亲祀先农坛等祭祀场合时,为表示虔诚,按照礼制要佩戴沉檀木等素色朝珠以示哀悼。另外,皇帝还赏赐大臣等佩戴各种质料的朝珠,以示恩宠。

朝珠分为大朝珠和吉服朝珠两种。大朝珠通常用东珠、翡翠或珊瑚等贵重材料制作,是皇帝在元旦、冬至、千秋等大典以及视学、谒陵、祭天、地等活动时佩戴的。如《清史稿·舆服志》中记述:皇帝朝珠以东珠一百零八颗,旁饰小珠二十四,背饰大珠一。凡帝后朝珠皆用盘肠结绦系之,青丝为饰者,仅皇贵妃、贵妃、妃等配用。而吉服朝珠则使用珊瑚、碧玺、翡翠等质优珠料制作。制作朝珠的珠料大小、色泽一致,圆润光洁,精巧美观。

一般朝珠由脑珠、佛头、背云、纪念、隔珠、绊、绦及绦环等部分构成。珠料一百零八颗,象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珠上间隔十个珠子缀有色彩华丽的背云各四,串有小珠三,称“纪念”,也称花珠。脑珠(也称“佛头”)位于四组珠上面,背面缀一较大的珠称“背云”,上端悬挂红蓝两色“绊”各一,下系结有彩珠的“绦”。绦的末端两侧缀有须,须端系有“绦环”各一。其中东珠大朝珠上不用绦环。朝珠在使用时依清代礼制,必须将绦悬搭于左肩,然后用双手持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