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容瓷器?
洁白的陶瓷
洁白如玉,洁白无瑕,白皙丰润、白如凝脂、平滑光洁、洁白如雪、白璧无瑕、冰肌玉骨、洁白无瑕、肤如凝脂、白璧无瑕、洁白晶莹、洁白无暇、细腻晶莹、洁白如银、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洁白光滑……
青花
青花瓷,是指单纯用蓝色的矿物质颜料,在白色泥坯上描绘各种图案花纹,然后上透明釉,经1320℃左右的高温焙烧而成的釉下彩制品。它具有釉下彩独特优点,彩色永远不会退掉或损坏。青花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陶瓷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贡献。
元代景德镇窑在宋代青白瓷大量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在瓷坯上以钴着色剂描绘图案装饰,再涂上一层釉,一次性高温烧成釉下青花瓷。釉下青花瓷图案以蓝色入釉,蓝色花纹透过釉层,仿佛是蓝色在釉中化开一样,幽静雅致,格外清新;釉下青花瓷因是在釉下彩绘,因此不易磨损和污浊,坚实耐用,这种瓷器的烧成是我国制瓷工艺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是我国瓷器制作技术的又一创新。自青花瓷烧造成功后,青花瓷就成了我国陶瓷生产的主流,至今已经有近700年历史,长盛不衰。
鲜丽的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在瓷坯上用掺合有铜的装饰,再施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因其纹饰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由于烧制工艺复杂,合格率低,因此产品极为珍贵。釉里红有浅红、深红、黑红等色,色浓而亮者为佳。
青花玲珑瓷
青花玲珑瓷,是在青花瓷的胚胎上,以玲珑透花的操作方法,使所制作的图案呈镂空状的一种瓷器。由于制作的镂空像一个个开在瓷面上的“孔玲珑”,因此称玲珑瓷。“玲珑”一词,原指小巧灵活的意思,在瓷器上,它的特殊含义是指瓷器釉面上具有镂穿的花纹孔洞,在透光的同时也使画面具有纵深感。其制作工艺独特,明永乐年间已经初具雏形,清代烧制技艺日趋成熟,成品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
古代青花玲珑瓷,多以“玲珑”图案为主题,辅以青花。现代青花玲珑瓷,是在改进古代产品的基础上,将青花图案与玲珑图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协调的艺术语言。古代青花玲珑瓷呈色多数不稳定,呈粉红色,少数呈色较好。现代青花玲珑瓷,除洁白的玲珑透花之外,釉面装饰图案色调浓艳明亮,青花与玲珑相得益彰,使整个产品晶莹鲜丽,具有独特风格。
青花五彩瓷
青花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青花瓷上(多为盘子),在留出的空白处用红、黄、绿、紫等多种彩色绘画图案,再入窑经800°C左右温度烘烧而成。它既有青花瓷器清幽素雅的特点,又有各种颜色交相辉映,浓艳热烈的艺术效果,五彩瓷是明代中期景德镇瓷业的创新瓷器品种之一。青花五彩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明嘉靖、万历早期,青花五彩艳丽豪迈。明万历晚期,青花五彩因青花减色,只以红、黄、绿三色装饰,显得色彩单调。清康熙朝的青花五彩,色泽浓艳,尤其在白釉下显得更为鲜艳,使青花五彩瓷进入鼎盛期。
粉彩瓷
粉彩瓷是以矿物“油料”作为彩绘颜料,在烤花炉中低温烧成的一种瓷器。清初粉彩始烧于景德镇,清康熙晚期以红、蓝、黄、绿、葡萄紫、玫瑰紫等色成功釉上彩绘,以红、蓝二色最为突出。釉色以淡粉为主要色剂,由于色调淡雅柔和、彩料粉润,故称“粉彩”或 “软彩”。其制作工艺之独特,是用“玻璃白”来表现花卉明暗或人物五官立体。玻璃白用料厚色浓,有立体感。它用渲染方法,使得色泽淡雅柔和、彩料粉润、粉质感强又明亮清晰,从而形成了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