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红瓷器的区别?
首先说说化工原料“钒红”,因其在高温(约1300度)烧成后能呈大红或玫瑰红色而得名。“钒红”色彩艳丽鲜艳,色感类似釉里红的红色。其特点是发色鲜艳,呈天然矿石粉料的“干的感觉”。钒,是一种黑色固体,作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炼钢、化工、电子、宇航、国防及核工业。目前,“钒红”已成为替代釉里红的新型高温色料,在瓷业界应用普遍。
至于有些仿古瓷的“钒红”色彩与真正的釉里红颜色相近,笔者在以往的文章中介绍了区别两者的方法:一是真正的釉里红在高温烧成中因呈色极不稳定(铁元素在缺氧还原炉温气氛中稍有差异就难以掌握,极易“走红”,形成条状、斑点状或灰暗色)而导致呈色差别很大,因此,釉里红瓷存世量稀少(元时只有极少量,明清时虽有制作,但也呈色不正,大多作为废品处理了,存世品极为珍稀);而“钒红”在烧制温度的范围较宽,且稳定性强,因而是大量生产制作,仿品也随之大量面世。
两种铁元素红色彩料的最大区别是:真品釉里红瓷器呈色稳定光润。仔细观察,釉里红呈色由小点组成肉眼可见,其在釉料下渗透于瓷胎内,有如水墨在宣纸上洇渗;而“钒红”色料只是附于釉的表面,呈天然粉矿干的感觉。
有的“钒红”仿制釉里红瓷虽有“洇散漫渗”的仿制效果,但仔细观察其渗透性仍与釉里红有别(因“钒红”呈色由晶体组成)。特别是放大后仔细观察,真品釉里红呈色斑点比“钒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