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有哪些落款?
凡是收藏过清康熙瓷器的人,都会对康熙款识印象深刻,因为康熙款识在仿制方面,历来都是造假者重点仿制的对象,那么,怎样辨别真伪呢?
康窑款识端正规范
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款识极为丰富,其中以青花款为主,康熙早期所使用的款识与顺治时期相似,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清代康熙年制瓷器,款识一般字体庄重。笔画有力,线条清晰,结构严谨,书写工整,边框匀称整齐。款识中“康”字公字头宽而高,中竖过横中线,下部“水”字“撇”和“捺”不穿过中竖。水字型,左窄右宽,以平水为多。个为“戈”部较长,“可”字上小下大,多无“丶”。清字的“氵”偏旁写法有别于其他清代各朝,中间一横直入带钩,直钩入笔直挺且重,收笔轻缓且较平。其中“玄”字“王”旁作“三横”,“玄”字“幺”部有一小“横”贯穿。制字的“土”作小方块而不出头。由于康熙朝年款多有上述特征,因此又被称为楷书“公”字款。
仿制款识缺乏神韵
康熙款识的仿制品历代均有,其中清晚期和民国初年仿品在传世品中较多见。仿制款识多为仿写正款。清代仿制款识多出自江西景德镇窑,款字排列松散,书写较为稚嫩,缺乏神韵。民国时期仿品较有特点的是“立本款”,其字从笔画到排列样式均模仿了康熙“本朝款”,这类款识多出自古月轩窑(广州珐琅厂前身),是专门为仿制康熙珐琅彩器制作的。2016年西泠春拍,康熙款五彩团龙纹筒瓶以81.65万元成交。
“康熙”二字有隐意
在真品与仿品康熙款识中,还有“客青款”、双行双圈款、“为政清廉”款、堂名款等均为官窑款识。民窑款识主要有堂名款、记号款、花押款等,个别器物上书“大清康熙年制”、“康熙年制”无边款六字款以及四字年款等,带有干支纪年的款识较为常见,器物落款“康熙庚戌年”款识的瓷器,即为康熙六年。康熙款识中的“客青”款、双圈双行款、“为政清廉”款较为特殊,“客青”款因使用进口青料书写款识得名。有“康熙客青年制”、“康熙客青年造”等。有学者在研究时认为,“康熙”二字应为“戒奢”,“客青”二字应为“刻清”,将器物款识看作隐语,认为是告诫当权者要“戒奢刻清”。双圈双行款与“为政清廉”均为赞颂官员政绩的款识,与传统年款的表达方式有较大区别。
堂名款内涵广泛
康熙朝堂名款有“永和堂制”、“松石山房”、“蕉园珍玩”、“正谊”、“希陶珍藏”、“居仁堂制”、等,其中“正谊堂”是康熙皇帝的堂名,寓意端正。有学者认为“居仁堂”和“正谊”应同属于一户人家。由于“正谊堂”的堂主是康熙近臣,所以“正谊”款瓷器有代皇帝赏赐臣下的作用。
常见花押款形制多样
康熙窑还有一种独特的花押款,主要流行于康熙中期前后。花押款是一种以类似于印章的花押文字或图案组成的款识,与“为政清廉”款作用相似,是为颂扬官员品德而特制的款识。传世品中康熙花押款的形制多样,多用于酒杯一类的小件器物上。主要有双圈内有山字加三角形、花押图加福字或寿字、十字加圆圈及几何图形等。
纪年款较少见
康熙纪年款中“康熙庚戌年制”款极为少见,为康熙六年款。带“戌”字款多为伪款。带“戊午